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任曦  王妍  胡翔  杨娟 《心理学报》2019,51(4):497-506
高互依自我构念个体以社会角色来定义自己, 更看重自己的社会关系; 社会评价威胁是诱发个体社会心理应激反应的重要情境因素, 然而高互依自我构念个体在心理性应激情境中是否会表现出更高的应激反应, 以及社会支持是否会缓解高互依自我构念个体的急性心理应激反应还不可知。本研究以特里尔社会应激测试为范式, 以主观应激报告、心率和唾液皮质醇作为应激指标, 使用自我构念问卷测量个体互依自我构念水平, 将健康大学生被试随机分配到自我支持启动组和社会支持启动组。结果发现, 互依自我构念水平正向预测个体在应激情境中的皮质醇水平增加量; 同时, 相比于自我支持启动, 高互依自我构念的个体在经历社会支持后有更低的唾液皮质醇变化量。研究结果提示, 社会支持对高互依自我构念个体的急性心理应激反应起到了良好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试图探究背景应激对应激相关大脑自发神经活动的影响。使用日常应激水平作为背景应激的量化指标。同时,使用静息态fMRI技术,采集了个体在静息态下的大脑自发神经活动,并使用局部一致性(ReHo)作为指标。结果发现,背景应激越高的个体,右侧海马(扩展到丘脑和脑干)静息态下局部一致性水平越高。结果提示,经历了高背景应激的个体会表现出边缘系统脑区的自发神经活动的持续活跃状态。  相似文献   
3.
吴师  任曦  姜珂  杜杰  杨娟 《心理科学》2017,40(6):1456-1463
本研究探讨自我知觉视角和元知觉视角下社会认知基本维度对自尊的预测作用。研究1中36名被试同时完成自我知觉和元知觉视角下的能动性和社群性评价任务,结果发现仅有自我知觉视角下的能动性评价能预测自尊,元知觉视角下能动性评价对自尊的预测作用被自我知觉视角下的能动性评价所中介;研究2中120名被试完成自我知觉视角评价任务,另120名被试完成元知觉视角评价任务,结果发现无论是自我知觉视角还是元知觉视角,能动性评价都能预测自尊,而社群性评价对自尊没有预测作用,这表明能动性评价能预测个体的自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