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这是一个已咨询30次的个案。咨询师是个新手,想讨论来访者转换话题背后的原因、防御机制以及如何工作。从整体上理解来访者所谈的内容被督:“在这次咨询中,来访者转换了不同的话题:先是说自己年底考评没有拿到优,她觉得无所谓;转而谈领导对自己的看重,她非常感动;最后说到自己对母亲的失望。这三者之间有内在联系吗?”  相似文献   
2.
<正>这是一个已咨询20多次的个案。咨询师是个新手。对刚结束的咨询她充满着疑惑。来访者每周带进来的故事都不一样被督:“这次咨询后我有一个新的感受:每次来咨询的时候,来访者呈现的方面都是不一样的,虽然每周咨询的程序差不多,主要是她讲这一周发生了什么,我倾听,然后给一些反馈。但是她每次讲的事情和之前讲过的都完全不同,好像每次来咨询的是不同的人。这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多元文化人格问卷在中国施测的结果为例,从中国文化的角度,探讨中国文化对语言等值和功能等值的影响,如时间观、面子观、关系观、人际沟通观、谦虚观等对项目的具体影响,思考西方人格工具在中国应用时遭遇的文化冲撞.  相似文献   
4.
三、特殊的家庭作业:与10位异性交往 我提醒梅子:不论我们在咨询室中把与异性交往问题谈论得多么深入,不论她把作业写得多好,都不能代替她在现实中与异性交往的实践。我能帮助她的只是找到形成目前困境的原因,帮她发现自己喜欢  相似文献   
5.
<正>这是一个已咨询20多次的个案。咨询师是个新手,她想讨论来访者的变化说明了什么。来访者在咨询中的情绪流露被督:“这次咨询中来访者有更多的情绪流露,她开始谈到和妈妈的关系,表达出对母亲非常复杂和强烈的情绪:愤怒,悲伤,以及内疚。在您督导之后,我有意识地跟着她的感觉走,没有过多指导性。我发现这样的咨询感觉很好。”督导:“你能总结一下为什么感觉好吗?”  相似文献   
6.
树木图是图画心理技术当中非常基本、简单但又意义重大的技术。它的操作非常便捷,但信息量非常丰富。如果追根溯源,它可以追溯到半个世纪之前,最初它被运用在心理测验当中。第一个运用画树进行测验的人是埃米尔·杰克。他是一名瑞士职业顾问,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他把画树测验应用到临床诊断上,并且在职业指导中开始实践。而第一个系统运用画树测验并把它整理成书的人,是瑞士心理学家查尔斯·科赫。科赫于1949年出版了德语版的《画树测验》。  相似文献   
7.
<正>这是一个已咨询20多次的个案。咨询师是个新手。在这次咨询中,来访者显示出很多进步,她却开始担心来访者不需要咨询了。当来访者开始好转时,就不需要咨询师了吗?被督:“在写逐字稿时,我发现我在咨询中曾主动转换了话题,因为我不知道可以说什么。”督导:“你能反思到自己对话题的转换,很好。我也注意到这里了:前面一直聚焦在工作的话题上,但你在这里用一个提问,突然转去讨论她和妈妈的关系。我想问一下,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领导者的管理风格和管理特点时,隐藏在其背后的心理状态和人格特征总是隐约可见。对领导者领导风格深层次的探究,离不开对其人格的剖析。作为心身特质组织的人格,是管理现象背后起主要决定性因素的心理动力。 一、周恩来简况 周恩来是二战后世人瞩目的领袖人物和公认的伟大革命家、政治家。他具有一系列难以用寥寥几笔就能概括的人格特点和优秀管理特点,在他丰富  相似文献   
9.
<正>这是一个咨询近40次的个案。咨询师是个新手。她对咨询进行到40次会有一些不安和无措。咨询进入新阶段,咨询师没有用了?被督:“我们的咨询明显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马上就40次了。我很迷茫:该怎么继续工作?前10次咨询我跟随她、回应她;后来她开始讲原生家庭,她有很多情绪,我们在情绪层面工作;目前这个阶段,我和她有些默契,彼此知道对方要说什么,但不知道这个阶段的意义,不清楚咨询是变好还是变坏了,也不知道我是否在工作?”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旨在考察上下级沟通对工作应激源-心理及生理应激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上下级沟通的两个维度及时告知和指导、积极表达对应激源-应激有不稳定的、不强烈的调节作用,既表现为及时告知与指导对工作-家庭冲突与心理应激、对工作负荷-生理应激有缓冲作用(负向作用),也表现为积极表达对工作-家庭冲突-生理应激、及时告知和指导对攻击行为-心理应激有增强作用(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