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多年来,关于对孟子哲学的评价,一般总断定它是主观唯心主义,其阶级属性则有奴隶主贵族或封建贵族两说。我的看法是:根据孟子时代背景及其思想学说的实质,他已是新兴地主阶级的杰出代表者;在其哲学思想体系中,突出地表现在社会政治观方面闪耀着朴素唯物主义的光彩,其他自然观、认识论、人性论等方面,至少也并不就是主观唯心主义的。我并认为:以评价孟子为例,在极大程度上牵涉到我们平日对哲学党性问题的某些理解,而这一理解比较起单纯评价一个古代哲学家来说,其实际意义是不知要大到若干倍的。我写了  相似文献   
2.
谭嗣同的“仁学”是一个极其矛盾复杂,五光十色的混合体,“以太”是这混合体中一个细胞。关于“以太”的性质,哲学界历有争论。最近冯友兰先生《论谭嗣同》一文,肯定“以太”的物质性,认为谭氏哲学的基本倾向是唯物主义。他的说明比较详尽。但我和他有不同的看法。特写出来请冯先生和同志们指教。  相似文献   
3.
一辯証唯物主义認为客观世界是充滿着內在矛盾的,不认识事物的內在矛盾运动,就不可能認識它的运动規律,因为規律是反映事物的內在矛盾的?杂诮浖靡幝傻难芯?也完全应該是这样说。經济規律反映經济过程中的內在矛盾,是否适用于所有的經济規律呢?这种矛盾是一开始就存在的,还是在發展途中才产生的呢?毛主席在“矛盾論”中关于矛盾的普遍性原理,是解答这一問題的鑰匙。毛主席把矛盾的普遍性概括为两方面;(一)矛盾存  相似文献   
4.
关于孔子研究,强调从宏观方面考察孔学为当前国外学者所重视这一新的趋势,认为应引起人们深刻反思;并从东方文化代表的多层次性归结到孔子以“仁”为核心的古代人道主义思想,得出东西方不同的价值观比较,以说明国外孔学崛兴之思想和时代的原因。微观方面,即以此为基点,深入剖析“仁”学体系中反神权主义、反禁欲主义、反蒙昧主义、反主观主义、反专制主义和反侵略主义等等积极因素,论证其对中国传统思想和民族文化心理结构所产生的深厚影响,值得我们科学地予以批判继承和发扬,为加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服务。  相似文献   
5.
论佛教哲学在思想史上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佛教是提倡消极避世,以忍辱无诤、清净寂天为主,它会“挑”什么“战”呢?不错,表面上确属如此,但这要辩证地来看。我这里说的是佛教哲学,要从历史看到现在,从思想看到影响,还要从国内看到国外,就会发现它那以不挑战为挑战的实质和奥妙之处,正如历史上有些著名的和尚以不谈政治来实际参加政治一样。不要轻视这派宗教唯心主义在人类认识史上所曾产生的影响,它甚至在今天还会提出一些挑战性的问题要求人们考虑回答哩!  相似文献   
6.
一 什么是哲学的党性原则?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 全部哲学史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历史,同时更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斗争的历史。在阶级社会内,这两条哲学路线的斗争归根结蒂反映了社会上敌对阶级之间的根本利害冲突;一般地说,唯物主义代表进步阶级的利益,唯心主义代表保守、反动阶级的利益。坚持哲学上两条路线斗争的观点,就是哲学党性原则,是我们从事哲学和哲学史研究的同志千万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7.
应对庄子重新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我国古代思想史上,庄子是个了不起的人物。道家老、庄并称,实际上以庄为主,对两千多年来的政治,文化、思想影响之巨,几堪与儒家孔孟相匹敌。这种影响有消极的一面,更有积极的一面,如何辩证地,历史地对庄子作出正确的评价,是个很重要的问题。 但若干年来,这个问题也毫无例外地被一股“宁左勿右”的思潮搅乱了。六十年代初,一  相似文献   
8.
瀚光同志在我这里就读研究生的时候,就开始广搜资料,独辟蹊径,夙志于研究传统思想与科学技术的联系。八、九年来耕耘不懈,收获硕丰,已发表专题论文三、四十篇。现在,学林出版社将其中的一部分汇编成集,予以出版,以推动这一论题的深入研究,这自然是一件好事。我对于科学技术虽愧为外行,然对此论题却颇有兴趣,故应其所请,写上几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