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一提起“继母”,人们自然会想到那些凶煞的恶妇,仿佛“继母”成了“恶妇”的代名词。正是由于人们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才使一些好继母也难逃人们的非议,这对继母本人和养子女同样会产生不利影响。文中黄老师和琳琳就是这样一对由于曾受此类舆论影响而不能进入家庭角色的母女。这种角色适应不良的心理既给她们母女情感的沟通设置了无形的路障,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家庭的和睦与温馨。  相似文献   
2.
微表情是一种持续时间极短、不易被察觉的面部动作, 揭示了个体的真实情绪, 可以被广泛地应用于谎言识别等领域。而微表情检测的研究受到小样本问题的限制。针对该问题, 本文结合计算机视觉技术与认知心理学实验方法进行探索。首先, 结合眼动技术和呈现-判断范式与阈下情绪启动效应的行为实验范式, 考察微表情识别中选择注意分配的认知机制, 细化人类识别微表情时的特征兴趣区域。其次, 结合人类注意机制, 提出基于自监督学习的多模态微表情检测方法。通过理论和关键技术的突破, 为真实场景下微表情检测的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4.
再造市场     
东子 《思维与智慧》2002,(11):18-18
  相似文献   
5.
闻泉是一名高二女生。初次相见,我赫然惊艳:多么美丽的女孩子啊!只见她皮肤光洁细腻,五官端正适中,明眸皓齿,柳眉杏唇,越看越招人喜欢。可是,闻泉却一本正经地对我说:“我讨厌自己这张脸!”根据我的经验,漂亮的女孩子大多对自己的容貌沾沾自喜,甚至有自恋倾向,像闻泉这样讨厌自己的实属少见,其中定有委曲。果然,这正是她来诊所咨询的原因。烦恼:寂寞的丑小鸭,苦恼的白天鹅闻泉说:“老师同学都说我漂亮,我自己也知道,但我的漂亮不是真实的,我接受不了……”闻泉哽咽了。她从书包里拿出一张照片递给我,接着说:“我原本是一只丑小鸭,虽然丑点,…  相似文献   
6.
在一个娱乐节目中,两个主持人让三个漂亮的女孩子做一个游戏。主持人拿出五个画有动物图案的牌子,上面分别是狮子、猴子、兔子、牛、马。主持人说:在一个战乱的年代,你要逃亡,只好把这五个动物丢掉,请你安排一下次序,你最先丢什么,最后丢什么。三个女孩子分别把五个动物的遗弃次序排了一遍,前四个都有差异,只有第五个动物三个女孩子是完全相同的选择,就是留下了马。每个女孩子都陈述了自己丢弃的理由。在谈到最后为何留下马的时候,女孩子们一致地说:因为马跑得比较快,可以带着我逃跑。 在她们选择完后,主持人方说,这是个小…  相似文献   
7.
健康就是美     
减肥,减肥,减肥像一场运动开展得轰轰烈烈,一时间国内的大小医院和美容院纷纷开设减肥专科,一些减肥中心也粉墨登场。随之应运而生的各种减肥方法和减肥药也铺天盖地而来。 营业单位赚了钱,减肥者遭了罪,那减肥效果又怎么样呢?真正达到预期目的的少之又少,有的2个月减掉了10斤,又过两个月长了12斤,越减越肥者大有人在,更可悲的是,有的人减肥减成了精神病甚至减掉了性命。  相似文献   
8.
提起早熟,人们自然会想到生理过早发育成熟的青少年,但却往往忽视了另外一种比较常见的早熟一心理早熟。青少年的心理早熟主要表现为:懂得的事情太多,理解能力和认识能力超前,过早产生独立意识,逆反心理及自负心理过重等。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心理早熟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长久以来,微表情的小样本问题始终制约着微表情分析的发展,而小样本问题归根到底是因为微表情的数据标注十分困难。本研究希望借助面部肌电作为技术手段,从微表情数据自动标注、半自动标注和无标注三个方面各提出一套解决方案。对于自动标注,提出基于面部远端肌电的微表情自动标注方案;对于半自动标注,提出基于单帧标注的微表情起止帧自动标注;对于无标注,提出了基于肌电信号的跨模态自监督学习算法。同时,本研究还希望借助肌电模态,对微表情的呈现时间和幅度等机理特征进行拓展研究。  相似文献   
10.
妖魔鬼怪,是传说中一种害人的怪物,一讲起这些怪物,孩子们都十分害怕。因为他们尚没有分辨能力,也不知世上根本没有鬼怪,只是大人为了让他们听话而编造并用来吓唬他们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吓人的话语会不攻自破,他们也不再害怕什么妖魔鬼怪了。但对于性格内向、胆小的孩子,这种对鬼怪的恐惧心理往往可能伴随他整个青少年时期,直到成年也难以走出恐惧的心理阴影,严重时便产生了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