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词典》)对“性质”和“属性”分别作了如下定义: 性质:一种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属性:事物所具有的性质、特点(1)。在日常生活中,“性质”一词固然有时被用如“一种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这一意义,例如: “这个问题是个什么性质的问题?”“人性,即人的性质。”两例中的“性质”都如此解。但是,“性质”一词还有一常用义,即统称“个别事物形状、颜色、气味、动作以及其他的较复杂的运动形态”,如苹果具有“红的、圆的、香的”等等性质,而这些性质  相似文献   
2.
(1)如果说他的身体两年前还是弱不经风的话,那么现在却已经壮得象条牛了。有的逻辑论著认为例(1)一类带有“如果,那么”的句子不表达条件判断,其理由多作如下陈述:“这句话表达的不是一个假言判断。尽管句子中出现了‘如果……那么……”这样的联结词,但是,它所联结的两种事物情况之间不具有假言判断的前件与后件的条件关系”①。  相似文献   
3.
一般认为,实质蕴涵是日常语言里的“如果,则”的逻辑抽象,二者的区别仅仅在于:日常语言里的“如果,则”往往要求前后件有更多的意义方面的联系,而实质蕴涵却不要求这一点,它只是从真假情况这个角度刻划了日常语言里的“如果,则”的真假关系;从真假值方面来考虑,实质蕴涵充分地,完全地表现了日常语言中那些相应的联接词的意义。这等于说,在真假关系上,二者不可能矛盾,日常思维认为真的,实质蕴涵也认为真,日常思维认为假的,实质蕴涵也认为假。只不过因为实质蕴涵舍弃了意义方面的联系,故而是一个更为宽广的概念,即它认为真的一些命题,日常思维并不认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