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在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上,有许许多多的学者因毕生致力于纯学术事业,而无暇他顾,然而,却有这么一位赫赫有名的大学者,不但毕生致力于学术研究,而且还从事商务活动,亦学亦商,以商助学,取得了非同寻常的成就,他就是伊斯兰四大教法学派之一的哈乃斐学派的创始...  相似文献   
3.
伊斯兰教是中正和平的宗教,穆斯林是热爱和平、恪守中正的民族。《古兰经》中说:“我这样以你们为中正的民族,以便你们作证世人,而使者作证你们。”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在当代阿拉伯伊斯兰世界,形形色色的极端主义乃至恐怖主义不断滋生。形形色色的极端主义思想和恐怖主义行径,不仅损害了阿拉伯伊斯兰国家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从根本上违背了伊斯兰教的基本精神与核心价值,损害了伊斯兰教和穆斯林的形象。  相似文献   
4.
尤苏夫·盖尔达维及其伊斯兰中间主义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11"事件后,阿拉伯伊斯兰世界的政治精英和有识之士在谴责和批判宗教极端主义思想的同时,愈益强烈地意识到向世人正确传达和解释伊斯兰教带给人类的和平信息和中和思想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伊斯兰中间主义思潮的兴起就是最有力的证明。埃及著名学者尤苏夫·盖尔达维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敏锐的政治洞察力成为这一新思潮的重要代表人物,并因其卓著的学术成就多次在阿联酋、马来西亚和约旦等国家获得嘉奖。本文在综合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宗教哲学思想、宗教法学思想和政治思想三个层次论述了盖尔达维倡导的伊斯兰中间主义思想。本文作者强调,在当今的世界,认清和防范宗教极端主义固然重要,但就伊斯兰世界而论,极端主义只是支流,而主流是以中正、中和、中道著称的伊斯兰中间主义思想,弘扬主流思想本身就是以实际行动来抵制宗教极端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5.
正学者档案朱威烈ZHU WEILIE朱威烈,汉族,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名誉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社科委综合研究学部委员,中国中东学会顾问,中国—阿拉伯友好协会理事,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顾问,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研究员;约旦皇家伊斯兰思想研究院院士,埃及阿拉伯语科学院通讯院士。出版《国际文化战略研究》《站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但凡宗教文化,皆以仁慈博爱为宗旨,如佛家讲“慈悲”,儒家讲“仁爱”,基督教讲“博爱”。但在不少人眼里,似乎惟有伊斯兰教鲜讲仁爱,却讲“圣战”,穆斯林崇尚武力,缺乏爱心,  相似文献   
7.
一、结缘伊斯兰研究,起于偶然,却事属必然丁俊:朱老师好!我受《中国穆斯林》杂志委托,对您进行专访。您是我国阿拉伯研究及中东研究的资深专家,伊斯兰研究是您多年学术耕耘的一个重要方面。请您先谈谈从事伊斯兰研究的经历与体会。  相似文献   
8.
一、港、澳、台穆斯林概况(一)香港穆斯林概况香港的穆斯林,主要包括外籍穆斯林和华人穆斯林两大群体。外籍穆斯林大多来自南亚和东南亚国家,其中印、巴穆斯林占多数;而华人穆斯林在早期多来自于广东、云南等东南、西南地区,后期逐渐又有来自内陆各地的穆斯林到港定居。据有关史料记载,最早来港的穆斯林并非华人,而是被英国殖民者奴役的印度穆斯林。  相似文献   
9.
<正>中华文明与阿拉伯文明拥有许多相似相近、相同相通的价值理念。千百年来,中阿两大文明的交往交流、合和共生,对人类文明发展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谱写了不同文明“交而能和”“交而能通”的历史篇章。新时代,中阿两大文明的交往交流秉承历史传统,在实现民族振兴的事业上互学互鉴,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携手推动中阿关系不断创新发展。2014年以来,习近平主席连续三次面向阿拉伯世界发表重要讲话,1对新时代中阿关系发展作出战略规划和展望,亲自推动中阿关系不断发展提升,双方已建立了“全面合作、共同发展、面向未来”的中阿战略伙伴关系。习主席在三次重要讲话中都强调要加强中阿文明对话交流,他指出:“中华文明与阿拉伯文明各成体系、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10.
由青海回族撒拉族救助会与中国人民大学宗教学系联袂主办、<中国民族报>与西北民族大学伊斯兰文化研究所协办的"教育与宗教慈善暨第三届宗教与公益事业论坛",于2009年7月28日至29日在青海省西宁市举行. 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等十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全国各地宗教界、教育界、企业界、新闻界、出版界、慈善机构及国家宗教局、青海省政府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200余人参加了这次论坛.青海省政协副主席、西宁东关清真大寺教长马长庆阿訇,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