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5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sychometrika - Methods for the analysis of one-factor randomized groups designs with ordered treatments are well established, but they do not apply in the case of more complex experiments. This...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韦氏成人智力量表中国修订本(WAIS-RC)的城市与农村两个常模以及WAIS和WAIS-R进行因素分析,发现这三套测验都负荷较高的g因子;常识,领悟,相似性和词汇测验负荷较高的A(言语理解)因子,填图,木块图,图片排列和物体拼凑测验负荷较高的B(知觉组织)因子,而数字广度,算术和数字符号测验负荷较高的C(记忆/集中注意)因子。因子模型是极相似的,这说明WAIS-RC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保持了原量表的功能。同时,所建立的因子模型也为使用者在使用测验和分析解释结果时提供了有用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3.
学前和初小儿童智能筛查——图片词汇测试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龚中心  郭迪 《心理学报》1984,17(4):46-55
美国L.M.Dunn 1965年修改发表的皮勃迪图片词汇测试(PeabodyPicture Vocabulary Test简称PPVT)目前仍是美国智力不足协会(AAMD)所介绍的常用智能测试方法之一。本文参考PPVT制订出适合我国城市学前期与小学初期儿童的图片词汇测试;在上海市区进行标准化;制订了智龄量表、智商和百分位数量表。本测试再测信度r=0.945,二测试者间信度r=0.913。奇偶信度r=0.945,测试标准误σ=4.5。本方法与“学前儿童能力筛查五十项”,“画人试验”,“WPPSI”总智商、语言智商、操作智商,语文成绩,算术成绩的效度相关分别为:r=0.478,r=0.466,r=0.590,r=0.531,r=0.427,r=0.652,r=0.609。本测试制订以来已经数千人次应用,证明是一种简便易行,省时经济,准确性较好,且能进行集体测试的学前及小学初期儿童一般智能(generalintelligence)的筛查方法(Screening test)。  相似文献   
4.
儿童运动视觉表象操作水平的发展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计算机软件控制实验,以暴露运动一段行程后进入遮蔽的光点为刺激物,光点以三种不同运动速度、三种不同运动行距组合呈现,要求儿童判断光点到达目标位置时按键反应。结果表明:5—19岁儿童运动视觉表象操作水平的发展存在5一8岁、11—14岁两个加速期;客体运动速度对运动视觉表象操作绩效有显著影响,5、8、11岁组快速较中速下.5.8岁组中速较慢速下操作准确性均有显著降低;客体运动行距对运动视觉表象操作绩效也有显著的影响.5、8、11岁组右目标位置下较中目标位置下操作准确性显著降低;性别对运动视觉表象操作水平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采用生理心理学的实验方法.对强噪音下四组不同处理背景大鼠的旷场反应、援食、饮水、排泄和尿生物化学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发现:①Ⅰ组(强刺激组)的各类指标均发生情绪性(恐惧)改变。与2组(预防训练Ⅰ组)、3组(预防训练Ⅱ组)、4组(控制组)以及自身基线(MAO)比较差异显著;②适应性训练有助于防止大鼠恐惧发生及上述各类指标发生异常.③由于训练的方法不同,预防的效果也不同。3组与4组比较无显著差异,2组与4组比较某些指标有显著差异。④1组和2组部分大鼠出现皮肤、消化道病变。  相似文献   
6.
情绪活动和某些生理机能或心理过程的关系很久以来就已进行过大量的研究。外科手术前患者的情绪状态及其相应的生理机能的变化,也曾受到注意。患者在意识清醒状态下进行针麻手术,他的情绪状态对针麻过程及其效果的作用如何,这种情绪状态和某些心理、生理机能有什么联系?这是针麻临床上和理论上应予探讨的问题之一。本工作试图综合分析患者的情绪状态和与之伴随的某些生理生化指标变化,以探讨  相似文献   
7.
Theories relating to self-efficacy have developed rapidly since Bandura first proposed the concept in 1977. In the past two decades, psychologists have carried out numerous studies to research the cultural and psychological changes in social development. The research topic of this study is whether self-efficacy changes over time. This study uses a meta–meta analysis and includes 13 meta-analyses, including 536 effect sizes, with a total sample size of 421,880. We find that individual self-efficacy increases over time, which may be related to social development trends. However, the effects of interventions on self-efficacy remain similar (Qmodel = 1.807, df = 1, p > .05), and a possible explanation is that time effects of self-efficacy confuse the effects of intervention, because both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average of self-efficacy increases over time. And we find that a general decline in the predictive effects of self-efficacy (Qmodel = 5.117, df = 1, p = .024), especially the ability to predict relatively objective variables (e.g. job performanc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and transfer of training). A possible explanation is that as social development people tend to overestimate their self-efficacy. Another possible explanation is that the effect sizes in the original studies being overrated, may due to intentional selective reporting or unintentional statistical errors.  相似文献   
8.
Current Psychology - In order to ascertain the onset mechanism of problematic mobile phone use (PMPU), the current study tested the mechanism by which sleep quality is associated with PMPU though...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幼儿联合行动共同表征能力的发展,实验1通过比较186名3~5岁幼儿在相同任务和不同任务的表现,发现4岁和5岁幼儿在不同任务中的表现比相同任务差;实验2进一步验证幼儿在不同任务中较差的表现源于对自我和同伴的共同表征。结论:3岁幼儿无法在联合任务中同时表征自我和同伴,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共同表征能力,4岁以上幼儿开始具备稳定的共同表征能力,能够在联合任务中同时表征自己和同伴,由此对自己的行为表现造成干扰。  相似文献   
10.
施媛媛 《心理科学进展》2020,28(7):1108-1117
全球化带来了丰富的多元文化经验, 开阔了人们视野的同时, 也造成了认知负担, 进而可能引发对外文化群体的抵触情绪和排斥行为。多元文化经验的普遍性和两面性突显了对其进行合理管理和灵活应用的重要性。然而, 现有的文化能力的理论大多在全球化研究早期提出, 已经无法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新变化。在文化会聚主义理论框架下, 将文化视为动态发展的系统, 建构以元知识为核心的多元文化能力模型将有助于深入理解全球化问题。新模型的效用检验计划从文化知识管理和群际接触应对两方面检验多元文化能力在跨文化合作情境中的效用与机制, 以期为全球化环境中个人与组织开展跨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