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8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汉字读音中的音似与形似启动效应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张厚粲  舒华 《心理学报》1989,22(3):62-67
本研究使用启动命名法,对汉字读音过程中的音似和形似启动效应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发现,音和形都相似的启动字和目标字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启动效应。关于字音和字形的相对作用,在本研究中音似启动效应显著,表明汉语读者的心理词典结构中存在着语音联结通路。形似启动效应不显著,但字形的启动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使用命名法和量表评定法,分别对235个图形的命名一致性、熟悉性、表象一致性和视觉复杂性进行了测试。被试为142名大学生,集体施测。结果发现,除命名一致性指标相对较低外,其它三项指标与国外研究结果很接近,表明这套图形基本上是适合我国被试的。相关分析表明,四项指标是不同质的,它们的设置是必要的。其中,熟悉性和命名一致性两个指标是在各种图形实验设计中需要特别注意的。  相似文献   
3.
跨期选择是对不同时间点的得失的权衡与选择。伊索寓言《蚂蚁和蚱蜢》假借群居型昆虫的跨期选择偏爱暗喻投资未来的慢策略比只顾眼前的快策略更利于生存。用跨期选择领域通用的语言解读这一寓言便是:选择大而迟选项的蚂蚁比选择小而早选项的蚱蜢更可能扛过严冬而生存下来。为了探索何种跨期选择策略更有助于我们扛过疫情,本研究调查了亚非欧美大洋洲这5大洲18个国家共计26355名受测者对混合得失双结果的跨期选择偏爱,测量了人们平时和疫时跨期选择偏爱的变易程度(2类变易的程度指标),以及人们自评的扛疫成效。跨文化比较结果的主要发现是:不同通货的选择变易程度(指标1)和不同时期的选择变易程度(指标2)能联合预测中国/新加坡文化圈国民的自评扛疫成效;不同时期的选择变易程度(指标2)也可以单独预测印度/马来西亚/菲律宾/尼日利亚文化圈国民的自评扛疫成效;这2类选择偏爱变易的程度指标不能预测其他文化圈国民的自评扛疫成效(或者预测方向和假设相反)。基于易经“穷则变,变则通”的要旨和跨国比较的发现,我们认为:面临历史危机时善于变通的特长抑或成就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竞争优势;在应对危机时,与中国文化距离越相近的国家或民族抑或也能...  相似文献   
4.
潘菽 《心理学报》1979,12(1):4-12
随着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我国的科学文化也将要进入一个崭新的光辉灿烂的繁荣发展时期。我们的心理学面临着这样一个伟大的新时期,应该怎么办呢?我想就我们心理学会在粉碎了“四人帮”之后举行第一个具有继往开来意义的年会的时候,对这个问题讲一些个人不成熟的看法,提供同志们参考、讨论并请指正。 华国锋同志向我们指出:“‘四人帮’的垮台标志着我国第一次无产阶级文化大革  相似文献   
5.
冥想是一种维持自我注意的身心调节技术,是缓解因压力所致的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的有效方法。端粒是维持染色体稳定和完整的DNA片段,大量有关冥想对端粒及端粒酶活性影响的研究阐明,通常情况下压力人群经过冥想训练能提高端粒长度并增加端粒酶活性,这种改变与压力缓解密切相关。这一积极效果主要得益于皮质醇和炎症等生物因素及心理和环境等非生物因素。未来可以通过对比不同冥想练习的效果、增加追踪研究、多学科联合及扩大样本等找到最有利于提高端粒长度和端粒酶活性的冥想方式。  相似文献   
6.
While scholarly discussions on Jesuit education are plentiful, inquiries related to Ignatian pedagogy are rare.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applications of Ignatian pedagogy by juxtaposing it with the analysis of a Buddhist‐inspired and interdisciplinary contemplation program, Cognitively‐Based Compassion Training® (CBCT®). Drawing from the author's experience in teaching CBCT® at a Jesuit University, this article explores how CBCT® aligns with the Ignatian Pedagogical Paradigm's five elements: context, experience, reflection, action, and evaluation. This study uses psychometrical measurements, such as the Compassionate Love for Humanity Scale, to document how my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 may enhance participants' emotional well‐being and widen their ethical concerns. As these outcomes are inherently cross‐disciplinary and include intellectual and affective dimensions, they cannot be achieved through a single field. Building a bridge between the Ignatian Pedagogical Paradigm and CBCT® provides a successful strategy for the educational objectives of developing the whole person and forming a compassionate character.  相似文献   
7.
健康领域的跨期决策关系着个体和国民的健康和福祉。目前学界对该领域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参考传统金钱领域的相关理论模型和方法的阶段, 但健康跨期决策具有领域特异性, 沿袭金钱领域理论模型和方法, 导致该领域在研究方法和结果上存在较大的不一致性。健康跨期决策的行为后果是该领域关注重点, 多数研究均报告个体的低时间折扣率、高未来时间取向与其健康保护行为正相关, 与健康风险行为呈负相关。该领域也关注健康跨期决策的影响机制, 如决策对象和决策主体的核心特征等因素。未来研究亟需发展适用于健康领域的跨期决策模型和研究范式, 明确健康行为与跨期决策偏好的关系, 深入探讨健康跨期决策的内在选择机制, 并在健康行为干预和医疗卫生政策应用方面进行更多的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8.
网上检索中无意间看到一段话,“不借助于个体心理学,也许不能彻底明白有人为何要杀人如麻;没有群体心理学,则人们永远无法理解,为何仍会有那么多人认为他不但做得正确,并且伟大无比。”这段话一下子把我打动留住了。因为我曾有过一段“认为自己不但做得正确,并且伟大无比”的经历。打开一看,原来是一篇书评,评法国心理学家塞奇·莫斯科维奇的群体心理学著作《群氓的时代》(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汉译精品新世纪版),于是找到了书并阅读。我曾是一名“法轮功”团体的成员,如果用褒意倾向的语言说,是信念极为坚定的一员,用贬意倾向的语言说,是痴…  相似文献   
9.
When adults view a test disk embedded in a higher-luminance surround, the perceived lightness of the disk is largely determined by the surround-to-disk (S/D) luminance ratio (Wallach's ratio rule). Performance of 4-month-old infants tested with a forced-choice novelty-preference technique was consistent with predictions based on Wallach's ratio rule. This result suggests that the ability to extract and maintain information about local luminance ratios is present early in infancy. This ability is likely to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lightness constancy.  相似文献   
10.
To examine how reader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take advantage of orthographic and phonological features in reading, the authors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spelling errors on reading text in Chinese and English using the error disruption paradigm of M. Daneman and E. Reingold (1993). Skilled readers i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read passages in their native language that contained occasional spelling errors. Results showed that under some circumstances very early phonological activation can be identified in English, but no evidence for early phonology was found in Chinese. In both languages, homophone errors showed a benefit in measures of later processing, suggesting that phonology helps readers recover from the disruptive effects of error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skilled readers take advantage of the special features of particular orthographies but that these orthographic effects may be most pronounced in the early stages of lexical acc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