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97篇
  免费   148篇
  国内免费   40篇
  2019年   10篇
  2012年   615篇
  2011年   717篇
  2010年   172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544篇
  2007年   594篇
  2006年   495篇
  2005年   428篇
  2004年   413篇
  2003年   404篇
  2002年   344篇
  2001年   229篇
  2000年   296篇
  1999年   137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26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28篇
  1982年   25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17篇
  1978年   18篇
  1976年   18篇
  1965年   14篇
  1963年   10篇
  1959年   19篇
  1958年   54篇
  1957年   43篇
  1956年   46篇
  1955年   37篇
  1954年   34篇
  1953年   28篇
  1952年   27篇
  1951年   27篇
  1950年   24篇
  1949年   14篇
  1948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原编者的内容提要:本文旨在比较冯·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和波格丹诺夫的组织学(Tekto-logy)。这两种理论都对现实提出了整体论的解释,并声称要解决现有哲学和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不能解决的问题。文章指出了某些苏联学者对这些理论的性质所持的不正确看法的主要之点,特别是在对组织学的看法方面。所做的比较涉及两种理论总的起源和目的,它们解决组织性(organization)问题的方式,它们的数学处理,以及它们对控制论的调节概念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本书是丁光训主教(英文名:K·H·Ting)的《丁光训文集》的翻译文。我想(我认为),这本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1949年)中国大陆教会所著的神学书籍中,在韩国正式介绍的第一本书。 丁光训主教在过去的40年间,领导了中国教会。一直为建立符合中国人民心性和历史的神学(中国本色化神学)而奋斗。丁光训主教是基督教学生运动家、神学家、牧会者,又是中国基督教两会的领袖,  相似文献   
3.
现代历史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历史哲学构成现代性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同其余组成部分如此契合 ,以致如果丧失有关源泉的话 ,未来的历史学家很可能会从其余现代思想中重新建构其一般特点。这并不是说 ,所有的从业人员都重复同样的观念或阐发同样的图式 ;他们之间有着重大差别。尽管如此 ,一种基本的统一性还是可以看得出的 ,特别是当你把它同前现代概念加以对比时 ,更是如此。然而 ,历史哲学是很晚才登上现代舞台的。它是从 18世纪才开始的 ,那时启蒙运动以两百年前首次出现的观念为基础 ,系统地阐述和确立了一种世界观。历史哲学的提出可以被视为这一过程的一部…  相似文献   
4.
有一些词汇和概念在我国几乎可以自然而然地引起激烈辩论。本文标题里的几个概念即属此类。当然,要想减缓围绕这些概念展开的争论的尖锐程度,也可以使用意识形态方面较为“中性的”术语,如“个人的”、“个体的”。不过,这种争论当然不在于词汇本身,而在于其涵义。还是让我们先看看词典吧。在奥热果夫的《俄语词典》里,可以读到下述关于“个人的”这个形容词(包括它的阳性、中性和复数形式)的涵义:“直接涉及某个人或某些人的,属于某个人的。”关于“私人的”这个词的阳性、中性和阴性的单数形式的意义则写道:“属于个别人的,而不是属于社会或国家的。”《达里词典》在解释“私人的”一词(包括它的阳性、阴性和中性的单数形式)的涵义时举了一个例子:“私事,其反义词是公事、国事……”奥热果夫讲了该词的涵义“不是”什么,达里讲  相似文献   
5.
6.
7.
8.
金燕 《学海》2014,(3):180-187
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英国的劳工立法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工人获得了与雇主平等的政治与法律地位;《雇主责任法》等一系列保护性立法进一步限制了雇主的自由,使其不能再任意侵害工人的利益;工会的合法地位以及集体谈判的合法性得到确认,为工会争取经济权利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劳工立法的发展印证了社会思潮由古典自由主义向新自由主义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10.
This paper compares two examples of moral action within extreme social contexts: the refusal of Israeli reserve soldiers to perform their military service during the war in Lebanon (1982–1983), and the refusal of Israeli physicians to provide medical care during a “labor war”, that is a strike.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cognitive developmental premise that with an increase in the actors' stage of moral development there will be a greater consistency between hypothetical and actual moral reasoning (Kohlberg, 1984). Blasi's (1983) concept of personal integrity, that is, the consistency between the actors' judgment concerning the morality of an action and the action that was actually performed, is examined as well. The findings show that the “refusing” soldiers manifested stage consistency in their action, whereas the physicians failed to justify their action in line with their moral competence. Whereas the soldiers viewed their action as highly moral, the physicians viewed their strike action as unfortunate but necessary. The motivation of the two groups of actors to act in line with their behavioral choices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