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4篇
  免费   453篇
  国内免费   110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149篇
  2021年   110篇
  2020年   136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193篇
  2012年   188篇
  2011年   191篇
  2010年   203篇
  2009年   226篇
  2008年   188篇
  2007年   220篇
  2006年   223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4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5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3篇
  1961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貌似"健康"的人突然死亡(即猝死),由于事先无任何预兆,出乎人们意料往往使人们对死因产生怀疑,若死者是在因病就医过程中突然死亡,特别是在刚注射或服药后死亡,很容易被认为是医护人员的医疗活动及其相关活动有问题而引发医疗纠纷,每位医务人员应高度重视,若死因不明,尸检则是解决这一棘手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汉字词匹配的偏侧化效应和事件相关脑电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研究用音同或形似汉字词对为材料检验大脑半球偏侧化问题。反应时的结果表明音同材料是右视野左半球优势,形似材料是左视野右半球优势。ERP的振幅(特别是P_(300))在音同条件下左半球比右半球显著的小,而在形似材料条件下左右半球无大差别。在两种材料的条件下,ERP潜伏期在左右半球之间也没有显出任何差别。实验结果表明左半球与汉字词匹配时的语音编码有关,而ERP(P_(300))似乎可以做它的一个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4.
3-6岁幼儿在分类实验中概括能力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通过设计不同性质的分类实验,探讨3-6岁幼儿抽象概括能力的发展。我们根据年龄将幼儿分为四个组,每组80人,共320人。通过实验获得以下几点。①幼儿在各种不同性质的分类实验中可表现为四级不同的水平,如从根据表面的个别特征进行分类发展到根据内部的本质特征进行分类,从一维角度的分类发展到从两维角度来分类等。⑦达到各个水平的年龄不是截然划分的,而是互相交织的,随着年龄的增加,低级水平的人数不断减少,高级水平的人数不断增加。所以年龄阶段之间既有质的变化,又有量的变化。③对于不同性质的分类材料,各年龄所达到的概括水平也不同,分类材料的难度越大,概括水平越低。④儿童概括水平的高低受教育条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不同车速下司机对交通标志的辨认距离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所得数据表明,不同车速下司机对同一标志的判读距离是不一样的,车速愈高,司机能判读标志的距离就愈短,同步行时相比,在车速提高到100公里/小时时,司机对标志的判读距离可减低35~45%。据我们的补充实验,这种现象的产生可能是由于司机在高速驾车情况下所产生的生理心理负荷造成的。  相似文献   
6.
Alternate monocular and binocular exposure to complementary stimulation can yield opposite but coexisting aftereffects that are contingent on whether the test display is viewed with one eye or two eyes. The motion aftereffect was studied by adapting each eye separately to a contracting spiral and both eyes together to an expanding spiral. The stationary test spiral subsequently appeared to be expanding when viewed monocularly, but to be contracting when it was seen with both eyes open. With respect to the McCollough effect, after monocular exposure to red-vertical and green-horizontal gratings and binocular exposure to red-horizontal and green-vertical gratings, the appearance of the color of the test gratings when viewed with one eye was different from that when viewed with both eyes. Opposite, coexisting aftereffects induced by complementary stimulation can be interpreted as evidence that there are unique binocular aspects to visual function.  相似文献   
7.
人们往往会低估虚拟环境中空间的距离(空间压缩)。早期研究发现视听刺激的不一致会改善空间压缩,但听觉刺激在其中的作用及其影响效果需进一步研究。本研究首先探究了听觉刺激的有无对空间压缩的影响,接着操控视听刺激之间的物物距离进一步探究其对空间压缩的影响和改善。研究发现听觉刺激以两种方式影响空间压缩:听觉刺激的存在可以改善空间压缩;空间压缩与视听刺激的物物距离负相关。研究建议为了改善空间压缩,视听刺激应当同时呈现且物物距离至少为1 m。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自闭症和智力障碍儿童行为问题与其父母焦虑的关系及其内在作用机制,研究采用问卷法对1023名自闭症和智力障碍儿童父母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自闭症和智力障碍儿童行为问题对父母焦虑具有正向预测作用;(2)育儿压力在儿童行为问题和父母焦虑间起中介作用;(3)儿童行为问题与育儿压力的关系受到领悟社会支持水平的调节,调节作用只在智力障碍儿童父母群体中显著。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自闭症和智力障碍儿童行为问题对父母焦虑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对改善自闭症和智力障碍儿童父母育儿压力与焦虑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This research investigated the interplay between mood, disclosure language, and ad skepticism on consumers' recognition and evaluation of native advertising. During two online experiments, participants first received a mood manipulation and then read an article-style native advertisement. Results from both studies indicated that participants were more likely to recognize a native ad with an explicit rather than an implicit disclosure label, and a negative mood was more likely than a positive mood to drive participants to recognize the native ad. More importantly, participants in a positive mood evaluated a native ad with an implicit disclosure more favorably than an ad with an explicit disclosure. By contrast, participants in a negative mood responded more positively to a native ad with explicit disclosure compared to an ad with implicit disclosure. Study 2 demonstrated tha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mood and disclosure language was further moderated by individuals' levels of ad skepticism. These results are believed to provide meaningful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to the field of native advertising and consumer behavior.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