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75篇 |
免费 | 183篇 |
国内免费 | 115篇 |
专业分类
87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18篇 |
2022年 | 33篇 |
2021年 | 33篇 |
2020年 | 41篇 |
2019年 | 21篇 |
2018年 | 35篇 |
2017年 | 25篇 |
2016年 | 31篇 |
2015年 | 22篇 |
2014年 | 42篇 |
2013年 | 35篇 |
2012年 | 41篇 |
2011年 | 51篇 |
2010年 | 52篇 |
2009年 | 51篇 |
2008年 | 56篇 |
2007年 | 75篇 |
2006年 | 54篇 |
2005年 | 45篇 |
2004年 | 29篇 |
2003年 | 21篇 |
2002年 | 15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We explored the possibility of applying 4 psychological scales developed and commonly used in the West to Chinese culture. The participants, 273 Chinese and 302 Americans, completed measures of self-esteem (Self-Esteem Scale; Rosenberg, 1965), depression (Center for Epidemiologic Studies-Depression Scale; Radloff, 1977), social support (Multidimensional Scale of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Zimet, Dahlem, Zimet, & Farley, 1988), and suicidal ideation (Scale for Suicide Ideation; Beck, Kovacs, & Weissman, 1979). All scales were found to be reliable and valid cross culturally. Comparative analyses suggest that gender differences on all 4 scales are smaller among the Chinese than the Americans. Americans were more likely to score higher on the socially desirable scales (self-esteem and social support) and lower on the socially undesirable scale (suicidal ideation). However, no cultural differences were found in this study on the measure of depression. Results suggest that, with a few considerations or potential modifications, the current measures could be used in Chinese culture. 相似文献
3.
4.
采用儿童数学焦虑量表、小学生数学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小学生数学元认知问卷,对508名乡镇中、高年级小学生进行测量,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数学焦虑影响数学成绩的内在作用机制。结果发现:(1)数学焦虑显著负向预测数学自我效能感、数学元认知和数学成绩,数学自我效能感显著正向预测数学元认知和数学成绩,数学元认知显著正向预测数学成绩;(2)在数学焦虑对数学成绩的预测中,数学自我效能感和数学元认知均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3)数学自我效能感和数学元认知在数学焦虑和数学成绩之间起链式多重中介的作用。因此,数学焦虑除了直接作用于小学生的数学成绩,还可通过数学自我效能感或数学元认知间接影响数学成绩,而且可通过数学自我效能感进而通过数学元认知间接影响数学成绩。文章讨论了上述发现的理论及教育实践含义。 相似文献
5.
第三方惩罚既是社会规范在群体得以维系的基石, 也是个体维护社会规范的体现。当前关注社会规范的神经研究大多基于第二方惩罚的独裁者或最后通牒实验框架, 缺乏对第三方维护社会规范过程中相关脑区活动的探索, 对这一过程的内在神经机制也不清楚。本文基于第三方惩罚的独裁者博弈框架, 对右侧背外侧前额叶区域(DLPFC)进行不同极性的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 同时依据第三方是否需要为其惩罚付出成本设计了零成本和有成本两个实验任务。结果发现, 第三方在零成本任务的情绪反应和惩罚显著受到tDCS设置的影响, 且阴极刺激显著提升了第三方的惩罚值, 这表明情绪机制对第三方惩罚有着重要影响。另外, 第三方在零成本和有成本任务中的惩罚差异在不同tDCS设置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 这与第三方惩罚还受到自利机制影响的观点相符。本文率先为右侧DLPFC活动影响第三方惩罚提供了神经层面的证据, 且支持了第三方对社会规范的遵从与其负性情绪反应和自利加工密切相关的机制解释。 相似文献
6.
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是中介过程受到调节变量影响的模型。评介了基于Bootstrap不对称置信区间和贝叶斯不对称可靠区间进行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检验的3种方法, 包括亚组分析法、差异分析法和系数乘积法。模拟研究发现, 偏差校正的百分位Bootstrap置信区间和无先验信息的贝叶斯可靠区间在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检验中表现相当, 都优于百分位Bootstrap置信区间的表现。建议使用系数乘积法进行第一阶段或第二阶段被调节的中介模型检验, 使用差异分析法进行两阶段被调节的中介模型检验, 并用一个实际例子演示如何用不对称区间估计检验有调节的中介模型。随后评述了3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检验方法在国内心理学的应用现状, 并展望了检验的拓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采用图-词干扰范式和图片命名方法,探讨语音、语义、字形在汉语词汇产生中激活的时间进程与特点。选择与目标图片名称(如“羊”)具有同音(“阳”)、语义相联(“牛”)、字形相似(“丰”)或无关控制(“冷”)等四种关系的干扰字,依SOA条件呈现在将要被命名的图片上,发现图片命名时间受干扰字的影响:语义干扰效应存在于较早期的SOA(0ms)条件中,在较晚期SOA(150ms)时有很大的减弱;语音促进效应和字形促进效应同时强烈地存在于早期和晚期SOA。实验发现了词条选择(语义激活)和音位编码(语音提取)在激活时间上的重叠现象,与传统的独立两阶段模型的预期存在明显矛盾,倾向于支持交互作用理论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三种常见的多层级中介效应模型, 并根据阶层线性理论和依次检验回归系数的方法, 详述了多层级中介效应的检验步骤以及中介效应量的估计方法, 在2-1-1和1-1-1中介效应模型中, 推荐采用对层1自变量按组均值中心化, 同时将组均值置于层2截距方程式的中心化方法, 以实现组间和组内中介效应的有效分离。本文还展望了多层级中介效应模型的拓展方向, 即多层级调节性中介模型和多层级结构方程模型; 以及检验方法的拓展, 即Sobel检验和置信区间检验。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再认条件下元监测判断的影响因素。以中文双字词对作为实验材料 ,安排在不同预先呈现时间、有无进行有意识记 ,以及不同识记遍数等条件下进行元监测判断。用计算机随机呈现项目 ,再认之前先让被试做元监测判断 ,判断是否是记过的项目的把握程度 ,再对有意识记过的项目做迫选再认 ,作为标准测验 ,以验证元监测判断的准确性。结果是预先呈现时间长、有意识记过的和识记遍数多的项目 ,对其再认的反应时较短 ,相应的元监测判断等级也较高 ;对只看而未有意记过的项目的判断是呈现时间长的判断等级反而低于呈现时间短的。此结果表明 ,再认条件下 ,元监测判断的等级的高低与识记项目的激活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