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建荣  孙坚原 《心理科学》1997,20(4):336-339
本文在11只上海家免上进行了色觉行为学的实验研究。通过限制方位、光强等可能成为条件刺激的因素,并排除了声音、气味、背景光刺激等的干扰,确保颜色成为唯一的条件刺激,建立食物性红绿色觉分辨条件反射。经过适应、筛选、驯练和测试,在家兔上建立了对绿光稳固的条件反射。该结果显示兔具有颜色分辨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察高中学生羞怯、同伴依恋与学校适应之间的关系及其年级差异。方法:以中学生羞怯量表、同伴依恋量表以及学校适应量表为研究工具,从潍坊市两所高中抽取12个班共计605名高中生进行问卷测查。结果:(1)高中生羞怯与同伴依恋、学校适应呈显著负相关; 同伴依恋与学校适应呈显著正相关。(2)同伴依恋在高中生羞怯和学校适应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但同伴依恋在高一学生中中介作用显著,而在高二和高三学生中,这种中介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初中生心理健康与气质、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5  
刘建榕  刘金花 《心理科学》2000,23(6):659-663
本研究从心理健康出发,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儿童版)、《父母教养方式评定量表》对329名初中学生进行测量,探求初中生心理健康与气质、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初中生的心理健康与气质、家庭教养方式三者间存在交互作用,气质和家庭教养方式对心理健康有影响,气质是某些父母教养方式因子与心理健康的中介因素;并且气质特点与某些父母教养方式对初中生心理健康有较强的预测效应。  相似文献   
4.
情绪韵律识别指个体通过对他人话语中除语义以外的声学线索进行分析,推断他人情绪状态的过程。本研究通过2个实验对社会性发展迟滞大学生的情绪韵律识别特点进行探索。结果发现:(1)社会性发展迟滞组厌恶和恐惧韵律的识别正确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在其他情绪韵律识别正确率上无显著差异;且两组被试情绪韵律识别趋势一致:高兴、愤怒、悲伤、恐惧和厌恶韵律识别正确率依次递减;(2)当语义与韵律矛盾时,迟滞组比对照组更易受语义干扰。  相似文献   
5.
采用《大学生社会性发展水平评定量表》对60名被试进行研究,区分出社会性发展良好、中等和迟滞的被试。接着采用行为实验的方式考察社会性发展水平对被试交往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第一,社会性发展的总体水平只对被试与女性互动对象互动的面部表情上产生影响,而社会性认知、社会性情感和社会性行为水平对被试与不同性质个体互动的某些行为上产生影响。第二,社会性发展的总体类型对被试面对不同互动对象的同一行为反应上有一定影响,但这种影响有限,仅在面部表情上表现出性别差异;而社会性认知发展类型和情感发展类型对不同互动对象的同一行为表现出有限的影响。第三,社会性发展迟滞的大学生在实验中表现出对实验任务冷漠或过度热情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Journal of Psycholinguistic Research - Embodiment theories argue that language comprehension involves activating specific sensory–motor systems in the brain. Previous research performed in...  相似文献   
7.
大部分人有过长时间注视一个字之后突然不认识这个字,或多次重复背诵一个词语后会发现这个词变得“陌生”的经历.早期的心理学家发现在字词持续注意过程中语义会丢失,他们将这种现象命名为语义饱和.经过100多年的研究,众多心理学家发展了多种语义评价的方法来测量语义饱和,并发现语义饱和可能发生在知觉表征、语义加工或者词语表征与语义的联结阶段.类似的现象在中文等语标文字加工中表现出一种特有的字形饱和.近年来,新的认知心理学实验范式和神经科学技术的发展将有可能使得语义饱和研究取得重要的突破.  相似文献   
8.
集体行动的原动力机制研究--基于H县农民维权抗争的考察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于建嵘 《学海》2006,19(2):26-32
奥尔森的“选择性激励”理论不能完全解释当代中国农民维权抗争的经验事实。本文提出的“压迫性反应”表明,当“集团”还没有明确的边界,即还没有形成具有约束力的组织形态时,社会群体中的部分成员为改变某一社会政策或社会现实所进行集体行动的原动力是“集团”外部的“压迫”。中国农民所进行的维权抗争主要不是根据“集团”内部“奖罚分明”所进行的“选择”,而是对“集团”外部“压迫”的反应。  相似文献   
9.
右侧脑发育不全遗忘症患者的启动效应与右侧皮层的分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WMS-CR、WISC-CR和4项内隐记忆任务(偏好、自由联想、字根补笔和字辨认)观察一例右侧大脑发育不全患者和两组正常对照的知觉性启动效应和语义性启动效应。发现该患者智力发育迟滞、记忆功能严重障碍,但两种启动效应正常。显示右侧大脑皮层发育不全不影响两种启动效应任务操作,启动效应与右侧大脑皮层分离。不支持Keane等人认为知觉性启动效应的神经学基础在大脑皮层的结论。结合先的研究结果认为知觉性启动效应可能与基底神经节有关,语义性启动效应可能与左侧大脑皮层有关。  相似文献   
10.
李林  刘建榕 《心理科学》2004,27(5):1248-1250
对71名彩票中大奖者的成就归因进行研究,发现在博彩这种特殊情境中,个体归因表现出如下特点:第一,个体把成就首先归因于运气,其次是努力、能力和难度;第二,中大奖者对他人博彩成就也首先作运气归因;第三,虽然把成就作不可控的运气归因,但所有中奖者都表示今后将继续参与博彩行为。本研究提出,在对某一具体现象作归因研究时应关注情境的特殊性和具体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