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5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17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葛洪《抱扑子外篇》卷五之《君道》,以儒家思想为主线,论述了"君臣"治国执政之道。葛洪的"君道"治政思想具有独特见解和系统观点,其基本思想和观点是儒道治政思想和理念的概括和总结,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和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3.
生理心理研究中的脑生物电方法及其微机处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思陆 《心理学报》1988,21(1):60-66
本主讨论了生理心理研究中脑生物电方法学上的有关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设计编制了一个实用的脑生物电信号微机处理系统PSBSB。它主要适用于生理心理或神经生理实验室的脑自发电位或诱发电位(尤其事件相关电位)的分析处理,也可以发展成常规的检查系统。它不仅纳入了该领域中的主要方法,而且,数据处理能力和数据吞吐能力都比较强,特别是,它在二次处理能力,功能的灵活性和可发展性,硬件的可扩充性,以及易普及性等方面,有更大的优越性,更能适应于生理心理实验研究中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关于小学生对应用题结构认知发展的初步研究(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纪全 《心理学报》1988,21(1):10-16
本报告分析了小学生对应用题的框架结构、情节结构和数量关系结构方面的认知发展过程,和介绍了实验教学促进发展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4-5年级学生的空间表征与几何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徐凡  施建农 《心理学报》1992,25(1):22-29
本研究是“学生空间能力和几何能力关系”研究的一部分,以小学4、5年级学生为被试(共117人),以空问表征能力测验和几何能力测验为测验工具,初步探讨了学生空间表征与几何能力的关系。对数据结果的分析表明:①就总成绩而言,五年级学生的空间表在成绩明显高于四年级学生的成绩,但并不是空间表征的所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年级差异;②就空间测验的总成绩而言,无论是四、五年级分别考察还是总起来考察,空间成绩与几何成绩之间的相关显著,但就各个分项而言,并不是空间测验的各项都与几何测验成绩有显著相关;学生的几何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可通过回归方程:Y_i=0.5736X_i+0.7635加以预测。  相似文献   
6.
7.
People who consider themselves moral sometimes use self-serving justifications to rationalize their selfish behaviours. Previous studies have tested the role of ambiguity in justifying wrongdoings, but it remains unclear whether ambiguity also plays a role in justifying promise-breaking behaviour and whether heterogeneity exists. To investigate justification in promise-breaking, we introduced a new experimental paradigm called the card-guessing task and used 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 to classify participants based on their promise-breaking decisions in unambiguous and ambiguous conditions. Experiment 1 revealed three clusters of solutions: Cluster 1 always kept their promises (i.e., keepers); Cluster 2 only exploited the vague promises and broke their promises in the ambiguous condition (i.e., intermediates); Cluster 3 tended to take advantage of vague promises and broke their promises irrespective of ambiguity (i.e., breakers). Experiment 2 confirmed that participants in the three clusters differed in their norm-abiding preferences and social value orientations. Keepers were more altruistic and had a stronger sense of norm compliance than intermediates and breakers. In conclusion, our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self-serving justifications were more likely to be employed by people who are moderately sensitive to deviation from social norms, which has implications for strategic interventions and policy formulation concerning unethical behaviour.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镜像书写及其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选择60名右利大学生(男女各半)为被试,在笔划水平上对十四种不同书写方式下快速书写时所出现的自发性镜像书写进行了研究。所有被试随机分为人数相等的实验、对照两组,组内男女各半。对实验组加以注意干扰。书写内容是十个阿拉伯数字(0—9)及十三个汉字组成的一句话。本研究结果表明:注意干扰、感觉的反馈调节,书写内容的特点是影响镜像书写出现的重要因素。作者在分析国内外有关镜像书写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稳态系统”理论。  相似文献   
9.
比较研究-影响中美儿童计算能力差异的认知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凡 Gear.  DC 《心理科学》1993,16(1):22-27
本研究要确定中美儿童基本计算技能的差异是否与他们使用的解题策略和基本加工过程的速度有关。为此,对中美两国的一年级儿童进行了书面计算能力测验,以及一组计算机呈现的加法作业。中国儿童在计算能力测验上表现出3:1的操作优势。中美儿童使用的解题策略种类一样,但是,中国儿童在策略综合运用的发展程度上超过美国儿童,检索策略的加工速度也超过美国儿童。显然,策略运用和加工速度的差异促成了中国儿童在计算能力测验上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A Chinese advantage over Americans was found for economically relevant computational and reasoning abilities in arithmetic for groups of 6th- and 12th-grade students matched or equated on general intelligence. No cross-national difference for computational or reasoning abilities was found for samples of older (60- to 80-year-old) Chinese and American adults equated on general intelligence. The pattern of change in arithmetical competencies across cohorts suggests that the Chinese advantage in 6th and 12th grade is due to a cross-generational decline in competenc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a cross-generational improvement in Chi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