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2014年   1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年多多来,我校以中央电教馆“十一五”专项课题“现代信息技术与校本课程开发应用研究”为载体,搭建起现代化数字平台,创编了以“数字化”形式为主体的多样化校本课程教材及课程实施方案,通过课例开发,初步形成校本课程(选修课)系列.课题研究获得了成功,分别被省教育厅、市教育局评为一等奖.今年我校配合新课程改革,紧紧围绕“搭建平台、整合资源、优化结构”,进一步完善了“课题研究管理技术网络暨校本课程资源管理运行平台”;认真总结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的基本经验;转变学习方式,开发学习潜能,张扬个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培养教师的课程意识、课程开发和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2.
当前必须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这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我们对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进行调查,为课题的选题、设计和研究做准备.通过调查,我们了解目前学校教师对协作学习的认识与态度、所做的工作和经验,基本了解了学校协作学习的基本现状,提出建设性意见,从而尽快达到推进本校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步伐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成都市红花学校“三疑”课堂导学模式在近一年的课堂验证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学生由“被动学”变成“主动学”,由“单一学”变成“合作学”,由“痛苦学”变成“快乐学”。  相似文献   
4.
三年多多来,我校以中央电教馆十一五专项课题“现代信息技术与校本课程开发应用研究”为载体,搭建起现代化数字平台,创编了以“数字化”形式为主体的多样化校本课程教材及课程实施方案,通过课例开发,初步形成校本课程(选修课)系列。课题研究获得了成功,分别被省教育厅、市教育局评为一等奖。今年我校配合新课程改革,紧紧围绕“搭建平台、整合资源、优化结构”,进一步完善了“课题研究管理技术网络暨校本课程资源管理运行平台”;认真总结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的基本经验;转变学习方式,开发学习潜能,张扬个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培养教师的课程意识、课程开发和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5.
2011年,我校承担了省级专项课题《基于网络环境的学科小组协作学习研究》,通过三年的研究和实践,提高了全体参研人员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三年来,我们坚持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搭建了小组协作学习平台模式,营造了协作学习的网络资源环境,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学习模式,使网络化境更加科学、灵活、多元,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的转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校为了进一步规范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课堂教学必须关注四个“维度”:“知识、能力、态度、方法”,落实“五段”教学:“学、教、练、测、评”.简而言之,就是“四维五段”课堂教学法.本文主要阐述“四维五段”教学法的课堂操作模式.  相似文献   
7.
汤茂如先生是我国三十年代著名的平民教育家,著名的“定县乡村平民教育”实验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也是著名教育家晏阳初先生的好友和同志。1940年至1943年期间受四川省政府委聘担任四川省立华阳中学(成都列五中学前身)校长,进行六年一贯制试验。其目的是“增进教育效率,提高教育程度”,“为升大专之青年培植良好基础”。本此,汤茂如大刀阔斧的改革课程,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主张。其要旨是:培养“公”“忠”“诚”“敬”之品质,树“和协”之校风,重视礼节,陶冶品行,爱生如子,重视学法指导,鼓励学生自修讨论,提倡生活即教学,“知行合一”,培养学生“有工农之身手”等。王誊阶先生之继任校长后,继续贯彻了这些主张,加大改革实验力度,推进学校课制改革。当时学校风气为之走振,声誉为之远扬,成为列五中学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一笔。  相似文献   
8.
叶圣陶教育思想是在20世纪我国社会变迁和教育改革,尤其是基础教育改革历程中形成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思想。它具有普遍意义、当代价值和民族风格。叶圣陶教育思想内涵丰富,包括教育改革、以人为本、教为不教、养成习惯、创新教育和教师发展思想等。在抗战期间,先生在成都列五中学有过短暂的执教生涯,却给列五中学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教育思想对列五中学办学理念的形成产生了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展迅速。教育部于2001年在全国38个国家级实验区正式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全国共有1642个实验区的3500万中小学生开始实施新课程。新课程增加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历史与社会》《艺术》《综合实践活动》等必修课。2005年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全面实施新课程。  相似文献   
10.
前言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校师生深刻认识到:一方面,要继承发扬学校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另一方面,要继续不断打造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优化学校教育的整体功能,提高学校的办学层次,以适应社会发展对学校教育日益变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