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人脑如何自动化加工瞬息万变的情绪信息?研究者们在借鉴听觉通道的失匹配负波(mismatch negativity, MMN)研究的基础上, 进一步发展出了表情失匹配负波(expression mismatch negativity, EMMN), 以此作为视觉情绪信息前注意加工的重要指标。与以往的一般视觉线索的视觉失匹配负波(visual mismatch negativity, vMMN)有所区别, EMMN研究专注于人脑如何自动化加工瞬息万变的情绪信息。当前的研究主要探讨了不同类型的面部表情、不同性别、高低流体智力个体的EMMN差异, 以及自闭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异常个体EMMN的特点。此外, 从预测编码的角度阐释了EMMN的机制。今后的研究有必要聚焦EMMN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考察不同情绪线索EMMN的特点, 并进一步揭示EMMN的神经机制。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基于共同内群体认同模型,以医务人员和患者及家属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共同内群体认同对医患竞争受害感的影响及机制。预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证明了医患群体间存在竞争受害感;实验1采用共同内群体认同的操作范式,发现共同内群体认同能够有效减少医患双方的竞争受害感;实验2A进一步发现,权力需要在医方和患方共同内群体认同和竞争受害感之间起中介作用,而道德需要的中介作用不显著。实验2B采用更接近社会现实情境的重新范畴化范式,结果显示共同内群体认同的主效应不显著,但与群体身份的交互作用显著,仅医方权力需要的中介路径成立。本研究揭示了共同内群体认同不仅能够直接降低医患双方的竞争受害感,而且可以通过减少权力需要进一步降低竞争受害感,从群际角度为缓和医患之间的紧张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采用不同参照语境下的面孔情绪评定任务, 使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 考察了自我参照、母亲参照及他人参照对面孔情绪知觉加工的影响。行为结果显示, 与他人参照相比, 在自我参照与母亲参照的消极语境中的面孔被认为更消极, 积极语境中的面孔被认为更积极。ERP的结果显示, 相比他人参照, 自我参照与母亲参照都能诱发更大的EPN波幅; 自我参照与母亲参照对EPN和LPP波幅的影响差异并不显著。这些研究结果表明, 自我参照和母亲参照在面孔情绪知觉上具有一致性, 本研究从他人面孔情绪加工的角度为中国人的自我结构中包含“母亲”成分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老年人使用数字诊疗产品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5名社区老年人进行有关数字诊疗产品接受度与使用情况的半结构式深入访谈,访谈资料采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老年人使用数字诊疗产品主要包括动机产生、行动产生和维持行动3个阶段。需求是动机产生的基础,在动机转变为行动的过程中,个人资源(包括线下医疗途径通畅度、自我效能感)和环境因素(包括子女或亲友的推荐、外界的宣传介绍、他人帮助)是重要影响因素。老年人的使用体验(包括对产品功能效果以及操作难易的感受)会影响后续的使用动机和使用行为。结论:为提升老年人对数字诊疗产品的使用频率,要先了解老年人的需求与使用动机,提供有针对性的推动策略,加强宣传介绍与帮助指导,促使动机转化为行动。为维持老年人的使用行为,要发展适合他们的产品,让其拥有良好的使用体验。  相似文献   
5.
昊邑人 《天风》2002,(8):64-64
三个月以后,刘牧师对永生、素素说,教会决定派他们去德城,那里—位长老年龄高,身体多病,叫陈永生接上去带领教会工作。刘牧师的话陈永生总是听的,素素早就觉得杭城天恩堂是个大堂,他们不配留着。现在好了,到个新地方去吧。永生一人先去一次德城,各样情况摸一摸,十天后,他们一家搬去了。  相似文献   
6.
对因果关系与函数关系的关系问题,哲学界持有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因果关系不能用函数关系来表达,两者毫无联系;另一种认为因果关系就是函数关系,两者完全是一回事。我认为这两种看法都是不正确的,它们之所以不正确,就是因为没有注意把握因果关系和函数关系的联系和区别。函数关系的概念,是数学的基本概念之一,这一概念反映现象之间客观存在着的联系。两个数可以处于如下的联系之中:假如X这个数具有不同的值,而y这个数按照一定规则随之改变自己的值,那末这两个数就处于函数关系中,y是x的函数,其公式为y=f(x)。一个数为因变数,另一个数为自变数。通过函数关系的形式,可以表明各种极不相同的联系,包括一些外部的、不重要的、甚至随意  相似文献   
7.
文言组诗这一概念,在古人谈论较少,甚至是不被谈起的,至少在现代被西方语境催生的文论系统建立前,组诗基本不是一个独立自觉的文体学形态。但同时我们看到,大量组诗或近于组诗的文本确实存在于历史的长河之中。本文谨以中国古代诗歌为例,浅析文言纽诗的发展历程,尽一己之力为之明源流,别异同,亦算为文言组诗正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