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黄欢  刘博  周晨琛  姬鸣 《心理科学进展》2018,26(9):1600-1607
前瞻记忆意图后效是指已完成或取消的意图失活失败对当前认知任务造成的干扰。近期研究采用前瞻记忆任务范式探究意图后效的影响因素及认知机制。自发提取-抑制失败和预备性监控两种认知机制的分歧在于提取旧意图是否依赖注意资源的参与。脑成像研究也证实意图提取存在两条神经通路:自发提取通路和预备性监控提取通路。未来研究应探索兼容有意遗忘失败、旧意图再提取、抑制失败三者的研究范式以及降低执行错误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前瞻记忆和认知控制是人类认知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Bugg等人(2013)发现前瞻记忆多重加工模型和双重认知控制理论具有共性。此后,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认知控制在意图执行中和执行完成后的作用。本文对近年来关于前瞻记忆与认知控制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发现认知控制对前瞻记忆的完成起支持作用,但二者也在脑机制层面存在差异。本研究能为未来更深入地探讨前瞻记忆的加工机制及生理基础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黄欢 《现代哲学》2023,(2):50-58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与鲍威尔关于犹太人问题有过三个回合的论战。以犹太人问题为中心,聚焦于马克思对鲍威尔的批判,立足于马克思和鲍威尔的文本,可以看到,马克思在批判过程中对鲍威尔的思想进行了降格处理,主要体现在将鲍威尔人的解放的主张降格为政治解放的主张。这一降格处理根源于二者思想的深层分歧,即是否承认“市民社会决定国家”这一前提,只有承诺这一前提,才能说鲍威尔只能达到政治解放的高度而达不到人的解放的高度。未澄清并重视此前提而径直将鲍威尔的主张定性为政治解放,既会掩盖鲍威尔对人的解放的关切,也会模糊马克思和鲍威尔的深层分歧所在,不利于深刻理解马克思思想的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4.
鲍威尔、马克思和赫斯都试图将犹太人问题与现代社会的普遍问题相关联,诊断犹太人问题的现代病根,但三者做出了不同的诊断。鲍威尔认为是宗教本质的局限性与特权的效力,马克思却认为是市民社会的利己主义冲突,赫斯则认为是种族-民族冲突。虽然现实中的犹太人问题糅合了宗教、特权、市民社会利己主义、种族、民族等多种因素,在此意义上可以说鲍威尔、马克思和赫斯都切中了犹太人问题的现实。但是,三者的诊断并不能等量齐观,因为三者分歧的焦点不在于犹太人问题是什么,而在于现代意义上的犹太人问题是什么。综合考虑三者的理论眼光和现代社会的总体图景变迁,本文认为,相比于鲍威尔和赫斯,马克思的诊断更具有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