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2016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黄星 《现代哲学》2016,(3):111-114
"予一人"作为殷周传世文献中常见的君主自称,有着丰富的义理内涵。从现存《尚书》看,"予一人"体现的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专制君主与普通民众的天然对立,而是在"天命-君主-臣民"这一政权体系中,借由对君主这一核心的强调,申明彼时君主稳固这一政权体系的现实职责,以及君王保持天命、臣民与自身的有效沟通,乃至稳固各方力量配比平衡的戒慎之意。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有关虚拟财产的法律纠纷增多,刑法对此保护缺位凸显,表现为保护的内容非常有限,依传统规制思路下的网络工具犯的刑法适用来保护虚拟财产还存在理论困境,若只关注网络正义价值的实现,而忽略对网络秩序价值的维护,刑法将不能起到有效的保护效果。基于此提出以下改进措施,首先,需要将"信息网络"作为犯罪对象的一种新类型,从而将虚拟财产涵盖其中,以规避对"物"的争议;其次,有必要对现行《刑法》第285条和第286条进行重构,以维护虚拟财产承载着的网络虚拟秩序这一特殊法益,避免过多地陷入网络工具犯的刑法适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