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玄之争”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23年2月14日,现代新儒家学者张君励在清华大学作了题为“人生观”的演讲,对科学主义提出批评。演讲词随之发表于《清华周刊》第272期(以下引张氏语,来注明出处者,均见此文)。同年4月,科学主义者丁文江在《努力周报》第48‘49期上发表了《科学与玄学卜文,加以批驳,斥  相似文献   
2.
正首先申明,这里讨论的"儒学"只是当前中国大陆的儒学,而且不是指的作为学术史——例如思想史、哲学史研究对象的儒学,而是指的作为当下思想领域中的一种活的思潮、乃至一种思想斗争形式的儒学。以下的讨论,将紧扣这次会议的主题"十年来儒学变迁之大势与发展之展望";同时,将论及《孔子研究》编辑部所约定的话题"儒学创新发展的趋势与愿景"。我将尽量客观地描述当前儒学的态势,最后再谈一谈我对儒学未来发展的主观愿景。  相似文献   
3.
一、概念不清 1.还有,为什么让一名医生辛辛苦苦地负责疹疗250名患病者,而同时允许一批名为防治艾滋病的协会进行种种赚钱买卖呢?(1989年10月29日《人民日报》七版《艾滋病与社会病》) 析:“疹疗”这一概念是杜撰的,可能是“疹”字用错了,应为“诊疗”。“诊疗”是诊断和治疗。如诊疗室、诊疗机械。而“疹”(Zhen),是病人皮肤上起的很多的小疙瘩,通常是红色的,小的象  相似文献   
4.
今年6月,广东省湛江市遭受百年一遇的第3号热带风暴连带大暴雨袭击、造成部分地区严重水灾后,社会各界掀起捐资抗灾热潮,湛江市天主教爱国会、基督教三自会和佛教协会也分别开展了“向灾区献爱心”的活动。天主教和基督教利用  相似文献   
5.
前后矛盾     
招待客人的旅馆服务员介绍了这个情况,几乎全部旅客都进了这个旅馆或那个旅馆。(统编初中语文课本第二册《粱生宝买稻种》) “全部”是指“一个不少”,“几乎”是指“接近全部但还不到全部”。再说,旅客未全部进旅馆,下文就不可用副词“都”(表“全部”)。所以该句用词前后矛盾,违反矛盾律,应删去“几乎全  相似文献   
6.
上古“鬼”“神”的分别是:“鬼”指人鬼,其他为“神”。《易经》有“鬼”字无“神”字,并非没有神的观念,而是没有“神”的概念。《易经》的“天”“帝”即神。“天”是至上神,即超凡存在者;“帝”与“天”同义,同位同格。“天”“帝”不仅是至上神,而且是唯一神。蓍筮不是超凡的,而是超验的,即人的一种超越经验世界而通达超凡者的努力。《易经》的超越观念存在矛盾:一方面肯定帝王的超验性、神圣性,另一方面又解构帝王的超验性,否定帝王的神圣性。  相似文献   
7.
“情感儒学”思想在易学上的体现可称为“情本易学”,即将“情感”观念一以贯之地落实在对《周易》的诠释之中。由此,情感儒学展开了情本易学的心灵主体论、境界超越论和自然生态论。情本易学的心灵主体论建基于“人是情感的存在”命题,旨在揭示作为心灵主体的人的情感主体性在《周易》中的体现。情本易学的境界超越论揭示《周易》所蕴含的境界超越观念,即人的存在的心灵境界特征,以及这种境界是如何通过情感主体的自我超越而实现的。情本易学的自然生态论揭示《周易》自然观念的“大生命”本质,穷究“天人之际”的生态关系,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情感境界。  相似文献   
8.
生存结构与心灵境界——面向21世纪的中国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哲学可视为一种“生命哲学”或“生存哲学”,它所关注的核心问题就是“生存结构”或“生命结构”,而这种生命结构本质上又体现为阴阳结构.阴阳结构或阴阳范畴,从其内容来看,其实也就是中国人的心灵结构,同时也是我们的心灵境界,体现了一种生命关怀或“生命忧患”意识;从其形式方面来看,则是一种“结构思维”方法。当今人类面临着许许多多紧迫的世界性、全球性问题,以《周易》哲学为代表的中国生命结构哲学或许能够给我们以相当的启示.答案就是;多元一体,共存互补。  相似文献   
9.
腾飞的桑坡     
在豫北孟县城东八公里处,有个4500多口人的回族聚集村——桑坡。此地不仅教门兴盛、更以其传统的毛皮加工业名传遐迩。先贤庞士谦阿訇在其遗著《埃及九年》一书中,对他的家乡已有描述。  相似文献   
10.
张顺 《道德与文明》2017,(3):117-123
自亚里士多德提出良法的概念以来,尽管诸多学者尝试从实质、形式和程序等三个角度建构良法的基本构成要素,但是仍然受到实证主义法学和价值多元主义等代表性学说的冲击。为了从德治的高度捍卫良法理论,就有必要在分析两种学说基本主张的基础上,重新认知实证主义法学的分离命题,以及多元社会背景下良法理论应具备的伦理品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