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指导、点拨,让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解决疑难,分辨是非,理解情意,获得知识,使学生逐步在自主学习中学会学习,提高看书、读报的能力并养成认真阅读的习惯.以下是笔者在这方面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2.
在高中荚语课堂教学中,面对新课程改革,远程教育资源的愈来愈完善,这一改革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增大了课容量,优化了教学情景的创设,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实现了学生的主体教育的同时,也对新时代的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在如何整合设计四维五段英语课堂的教学资源方面给英语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1 引言眩光对视觉作业的绩效有着很大的影响 ,视标亮度、眩光距离和眩光面积是影响眩光效应的三个重要因素。近年已有不少学者分别对这三个因素进行了研究。本研究拟用正确率和反应时作指标 ,进一步探讨视标亮度、反射眩光距离和反射眩光面积对视觉判读作业绩效的交互影响。2 实验方法2 1 实验任务本实验视觉作业为兰道环视标判读。兰道环外径为 5 2 5mm ,内径为 4 75mm ,环宽为 0 5mm ,兰道环缺口为 0 3 3mm ,缺口朝向分为“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实验中被试任务是在尽可能快的前提下 ,正确在判读兰道环的…  相似文献   
4.
文献中关于大学生可就业能力与就业绩效的关系存在争议, 本研究认为需要根据不同的就业绩效和具体的调节变量来深入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1, 基于预备性研究, 来自全国不同地区10所大学1190份问卷的因素分析结果表明, 我国大学生可就业能力包括8个因素:职业认同、乐观开朗、人际关系、团队合作、学习能力、问题解决、社会支持、网络差异; 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研究2, 采用他评、前后间隔2周的问卷调查方法, 获得不同地区高校530份有效匹配问卷, 层次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大学生可就业能力与主观就业绩效呈显著正相关的线性关系, 但与录用通知书(客观就业绩效)呈显著的倒U型关系; 职业探索在可就业能力与录用通知书的倒U型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在职业探索高水平下二者呈倒U型关系, 而在职业探索低水平下二者没有显著关系; 生源地在可就业能力与主观就业绩效、录用通知书的关系中起显著的调节作用:农村大学生可就业能力与主观就业绩效呈显著正相关, 而城市大学生二者相关不显著; 城市大学生可就业能力与录用通知书呈显著的倒U型关系, 而农村大学生二者关系不显著。这为未来探究可就业能力的价值实现机制有重要启发。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脊柱结核迅速增多,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本文分析目前脊柱结核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围绕这些问题,从脊柱结核的化疗,手术、围手术期处理、术后督导治疗方面综合思考个体化综合治疗在脊柱结核中的应用.通过这些分析和思考,以期引导我们用系统全面的观点治疗眷柱结核,并最终控制其流行.  相似文献   
6.
反生产工作行为是指员工在职场故意损害组织及利益相关者合法权益的行为。研究者基于对管理学和心理学领域13本国际顶级期刊100篇文献的梳理,从研究视角、研究内容和研究设计三个角度,对反生产行为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评述。文献回顾结果表明,反生产工作行为的研究理论视角有特质取向、社会交换、社会认知和挫折-攻击理论,表现出多视角且跨学科的特点;研究内容基于情境维度与特质激活理论,构建了人与情境互动的整合模型,侧重于对反生产工作行为前因变量和调控方式的探讨;研究设计多为定量研究,量表选择具有较高一致性,整体呈现规范化特点且更多的开始关注方法多样化和测量多元化。最后针对当前研究进行针对性的评价和展望。  相似文献   
7.
成人依恋表征与婚恋依恋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近年来依恋研究已拓展到成人的依恋表征和婚恋依恋,依恋表征是成人对其早期依恋经验的回忆和重构,婚恋依恋是成人与情侣间构成的依恋情感联结。该文介绍了依恋表征和婚恋依恋研究的理论背景、测量方法及主要成果——依恋的代际传递性、依恋的临床应用、婚恋依恋对成人婚恋关系质量和工作的影响。最后探讨了成人依恋领域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如依恋表征与婚恋依恋的关系问题、依恋的稳定性与变化问题以及依恋是个体差异还是关系变量等,并分析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翁春燕  陈红  朱岚 《心理学报》2012,44(5):680-689
采用点探测变式探讨了120名成功和失败女性限制性饮食者对两类食物线索的注意偏向机制。结果发现, 当只启动享乐目标时, 成功的限制者存在对美味食物线索的注意回避, 失败的限制者存在对美味食物线索的注意脱离困难; 当相继启动享乐目标和节食目标时, 成功和失败两类限制者均存在对美味食物线索的注意回避, 但失败者仍然存在注意脱离困难。从目标矛盾模型理论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民间信仰中的烧头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抢烧头香是民间特有习俗,一直流传至今。作为一种民间风俗,固有其存在的根基,从中可窥见人们的独特心理和信仰观念。  相似文献   
10.
交往情景下个体对说谎的理解及其道德评价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研究探讨了个体理解交往情景下说谎/说真话概念及其道德评价上的年龄差异,以及事实成份、交往动机与交往情景因素在其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3岁到4岁是说谎概念理解的转折点;(2)除3岁儿童外,大部分被试依据事实成份来理解谎前真话;(3)从小学开始,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对“白谎”与直率真话的道德评价中越来越多地考虑到交往动机或情景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