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早在宋代,民间即有面塑作品问世。它主要取材于妇孺皆知的神话传说和戏曲人物。发展到近代,已成为登堂入室、雅俗共赏的艺术,得到社会名流、文人墨客的钟爱并予以珍藏。在面塑形成的不同流派中,北方的面人汤(子博)、面人郎(邵安)、面人曹(仪策)是著名的三家。中年作者刘荫茹即是已故面人曹的得意弟子。她18岁从师学艺,孜孜以求,极其用心,不但继承了曹先生作品精华,而且有了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郑于鹤是一位颇有才华的艺术家。四十年来,他从做前辈泥塑艺术家"泥人张"的学生开始,对泥塑这门艺术进行了潜心研究,大胆创新。每个跟他有所接触的人,看了他工作室中那一堆堆盈尺的画稿,一团团新鲜的胶泥,再看看他那前额、眼角比同龄人深而密的皱纹,时刻在凝神沉思的眼睛,就会明白,他的鲜明独特艺术风格的形成,来自不倦的探索和艰苦的实践。郑于鹤继承我国传统泥塑粗犷敦厚、色彩浓郁的艺术特色,并广泛吸收了国画、年画、漫画、白描、风俗画等各种美术表现  相似文献   
3.
标志设计,既是信息传递的符号,又是独特的美术作品。无论采用何种素材及构图格式,都要做到:简洁而不单调、丰富而不堆砌、自然而不生硬、具有视觉美感。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与文化艺术的日益繁荣,各行各业及社会生活将会不断地涌现出新的标志设计。为了提高设计界和广大群众的艺术素养及鉴赏水平,各类媒体宣传和有关艺术院校、出版机构要切实加强标志设计的教学、评论与指导;中学的美术课程,应当加入不同于绘画表现的设计内容,以提升青少年的设计意识。  相似文献   
4.
正三十多年来,在气势宏阔华彩斐然的中国书装艺苑,笔者曾经欣赏过不少老中青设计家的系列杰作,那非凡的创意、新颖的构成、挺秀的字体、精美的插图,无数次地给我以喜悦、温馨、视觉美感与读书之乐。这其中,我的老师曹辛之、张慈中、张守义、郭振华等前辈和众多生机勃勃的中年同仁,用虔诚的心血培育出有中国气派、有时代特色、有艺术品位的设计之花,  相似文献   
5.
希望的彩虹我原来是个业余艺术爱好者,30多年来,绚丽无比的生活滋养了我,艰苦备尝的实践锻练了我,使我一往情深终身无悔地投入到书装设计的艺术事业中。有位作家说过,一本书就是一个人。而那每帧封面无异于表情丰富的面孔:或天真烂漫,或朴实敦厚,或艳丽迷人,或神秘冷峻……在这方寸之间的小天地,我克服了创意和工艺的  相似文献   
6.
正最近,读到英国安格斯·海兰与史蒂文·贝特曼合著、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出版的《标志》一书,得到不少教益,也引起了一些思考。《标志》专著收集了半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国较有影响的1000件标志设计,其中,不乏声名卓著的组织、机构、企业、公司、场馆、酒店多年使用、世人皆知的标志,也有一些近年新设计的作品。"在这个讲求说服力的世界里,商业、政治和意识形态的拥护者都在争夺公众的注意力。正是在这里,我们  相似文献   
7.
正两个小小的展柜,不过80多件只有6-7厘米的小泥人,却年年月月吸引了十分踊跃的参观者。人们欣赏着,品评着,赞叹着,都为自己能在这里得到一次美的教育和美的享受而感到喜悦。那些京津工艺美术院校的学生和外地来京的美术工作者兴致更浓,他们在速写本上描摹着,勾勒着,并在心中默默记下了那一个个生动的艺术形象。这就是张淑敏的家庭泥塑展览。她作品的魅力在于那十分现代、妥贴精当的变形艺术之美。乍一看去,其作品的人物造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