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创造教育是一门新型的教育科学。它在美国、日本以及欧洲的一些国家已经受到了社会的关注,并应用到教育实践中了。我国近年来也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创造教育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任何一个人都有创造力。  相似文献   
2.
兴趣教学是减轻负担提高质量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兴趣教学是我的一贯主张,而且是指导我经常实践的教学原则。学习心理学认为兴趣即集中意识于某种对象,而具有感情色彩的心理状态。也就是为实现一种目的或从事一种活动,那种心理朝向目的感情状态便是兴趣。兴趣在教学中的作用很大,它渗透在教学的各个方面和学生的种种心理状态,它是积极的“催化剂”,它可以激励人们探索他感兴趣的事物。苏联兴趣问题研究专家休金娜《认识兴趣是现代教学理论的重要问题》一文指出,它是揭示教学过程内部和外部的各种  相似文献   
3.
许多科学家都在研究人的智力,特别是儿童的智力。认为人的智力总量约有五分之四在八岁时已经具备,并发现人脑的百分之九十的潜力尚未被利用。教育是开发智力的工具,低年级儿童正处在智力发展的黄金时代,只有通过教师的辛勤劳动,才能开发他们的智力,使它放出奇光异彩。通过两年多来数学教学的实践,我体会到教学中开发学生智力,培养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教学的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要实现这一任  相似文献   
4.
中外历史上许多教育家通过实践研究总结了“兴趣”的作用,让儿童高高兴兴地学与愁眉苦脸地学,效果截然不同。古代教育家孔子主张:“好学”“乐学”。法国卢梭把“兴趣性”作为一个教学原则。近几十年来,一大批教育家和心理学家——瑞士的皮亚杰、美国的布鲁纳、苏联的赞可夫、苏霍姆林斯基以及最近巴班斯基论著的《教学过  相似文献   
5.
不适应四化建设的教学方法必须改变,要改变教学方法必须首先转变教育思想。培养人才一定要按照新时代的需要来培养。多少年来我们的学校教育,在教学方法上不善于实行启发式,在不同程度上还是用灌输式或填鸭式,致使受教育者的主动性很不够,这种教学方法主要是受陈腐的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这种思想不破除,新的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就不可能实行。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也深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以致教学迈不开大步,作不出显著成绩,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