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学习因素对语义信息加工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立群  彭聃龄 《心理科学》2001,24(1):13-17,12
本研究通过两个行为实验,采用句子核证作业,将SAD技术和范畴学习范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对语义信息加工进程以及学习因素在其中的作用进行了考察。实验一研究了熟悉性对语义信息加工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熟悉句的部分信息积累具有离散的趋势;低熟悉句的部分信息积累是连续性的。实验二采用范畴学习。并结合SAD技术的句子核证作业.考察了在学习过程中语义加工性质的变化。结果发现:过度学习比初始学习有更多的部分信息积累,并随信号间隔的延长而逐渐增加;过度学习表现出部分信息积累的离散性变化;初始学习则表现出连续累积的趋势。说明学习确实造成了连续性加工向离散性质的过渡。  相似文献   
2.
汉语形声字语音加工的前词汇通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立群  彭聃龄 《心理科学》2005,28(4):885-888
本文利用两个行为实验研究了汉语形声字语音加工的前词汇通路。实验-采用命名作业考察了规则性对汉字形声字语音加工的影响,发现在中、低频字中存在规则性效应;实验二考察了视觉对比度和规则性在形声字语音加工中的作用,发现二者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表明汉字语音加工中也存在词汇前通路。作者还从双通道模型角度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离散还是连续?——语义信息加工性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两个行为实验,采用句子核证作业,将SAD技术和普通反应时实验有机地结合起来,对语义信息加工的性质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实验一采用普通反应时实验,探讨了语义信息加工机制的性质,结果表明,在熟悉度、语义距离和快慢反应时之间存在复杂的交互作用,说明在语义信息加工中存在两种不同性质的加工机制,熟悉性是影响这两种不同性质加工机制的因素。实验二采用SAD技术,研究熟悉性对语义信息加工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熟悉句中的部分信息积累具有离散的趋势;而低熟悉句中的部分信息积累则是连续的,进一步证明了两种性质加工机制的存在。结论认为:语义信息加工中存在着两种性质的加工:离散性加工机制和连续性加工机制,熟悉性是影响二者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小学阶段聋童与正常儿童智力发展水平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学阶段聋童与正常儿童智力发展水平的比较研究引言本项研究通过对小学阶段聋童与正常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的比较研究,着重探讨了聋童的智力发展趋势、其智力发展水平与入学年龄的关系、聋童与正常儿童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等问题。希望本项工作能为聋童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  相似文献   
5.
高立群 《心理科学》2004,27(1):117-119
本文利用词汇再认作业,对构成把字句空间位移图式的认知表征机制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显示,被试对把字句中受事起点的再认反应时要长于非把字句,这表明读者在把字句空间位移图式在读者的认知过程中具有心理现实性,支持了空间位移图式理论对把字句句法语义的解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