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兴趣是人认识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推动力量。凡是与自己的兴趣相符合的活动容易引起人的积极性,能使人轻松愉快而富有成效的完成任务。近年来,我国心理学工作者曾对我国中小学生的兴趣、动机,理想的特点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并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但对大学生这方面心理特点的研究还是个薄弱环节,我们试图逐步从这方面做点工作。几年来,我们在政治思想工作和教学实践中对大学生兴趣特点进行了长期的观察了解,积累一些材料,为了验证日常观察的事实材料的准确程度,我们又在文理科系500名大学生中以《大学生兴趣的自我分析》为题,用自由写作法,让他们叙述个人兴趣特征及形成过程。根据现有材料,  相似文献   
2.
创造能力与性格品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的创造能力绝不只是属于一般的智力特点,也不单纯是由固定的理智方面因素所组成。创造能力属于活生生的个体的能力,它和每人都具有的个性相联系,是由一个人的个性把智力因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发挥着人的创造力。个性中的性格品质在其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世界上各种各类现象都充满矛盾,同样,心理现象也具有矛盾性。用马克思主义矛盾观揭露心理现象的矛盾性,将为明确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做出有益的贡献,为反对唯心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在心理学上的影响提供科学根据,也将为有意识地培养人和改造人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4.
斯坦伯格(Robert Sternberg 1985)等使用问卷法,研究了专家(艺术学、商学、哲学、物理学教授)和常人(被试招收广告的应聘者)对创造力的看法。结果发现,公众的观念中有隐含的创造力理论。这一理论被用来建构此类属性,评价自己和他人。同时也发现,隐含的创造力理论强调的特征是反传统,整合、技能、美感、想象力、决策技巧、可塑性、敏锐、渴望达成及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