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班杜拉论自我效能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自我效能”(self—efficacy)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班杜拉《自我效能:关于行为变化的综合理论》(1977年)一文中。之后,在大量的实验研究基础上,班杜拉及其同事提出了自我效能原理,班杜拉在荣获美国心理学会杰出科学贡献奖的授奖大会上(1980年),做了题为《人类行为中的自我效能机制》的讲演,进一步丰富了这一原理,班杜拉的《思想与行动的社会基  相似文献   
2.
自我效能的内涵及其概念辨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自我效能”(self-efficacy又译自我效力)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班杜拉《自我效能:关于行为变化的综合理论》(1977年)一文中,之后,在大量的实验研究基础上:班杜拉及其同事提出了自我效能原理,在荣获美国心理学会杰出科学贡献奖的授奖大  相似文献   
3.
小团体思想是群体决策过程中的一种过早的、不合理的、偏狭的求同思维模式,失败的群体决策一般都同小团体思想有关。经过综合考察欧文·詹尼斯及其他社会心理学家对小团体思想的有关研究,我们认为群体决策所存在问题的社会心理根源就是小团体思想,它的社会心理及群体影响本质是过早的内化与顺从,它的产生取决于一系列结构性条件及情景性条件的成熟与否及其相互间的关联程度。  相似文献   
4.
高建江 《心理科学》1993,16(3):189-191,170
本文将从教学心理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要点以及相应的课程设计与改革等三个方面进行介绍。一、教学心理研究的理论基础在欧洲,支配教学心理研究的理论并不单一,维果茨基学派、新皮亚杰学派、元认知研究策略以及现象图示法等理论手段得到广泛应用;美国的如信息加工、知识表征以及认知策略模式等理论也有很大的影响。维果茨基学派主张思维与智力是外部语言的内在化,人的语言是传递思维的工具,其认知发展理论被认为是一种较好的教与学的理论,内在化、中介、社会互动以及最近发展区等概念已出现在许多文献中。例如,意大利学者Pontecorvo(1989年)在比较了不同理论及阐述了社会互动对学习的影响后指出,维果茨基  相似文献   
5.
一、心理学个性研究的主要目的:预测和控制行为斯金纳一贯坚持心理学研究的两个主要目的是预测和控制行为。这就必须建构一种环境中的先行条件(也就是“自变量”)及由此导致的行为之间的机能关系来实现这些目的。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一种科学的心理学,才能发掘出一套正确的心理学法则。通过恰当的实验控制可使最理想的心理学法则得到验证,也可使先行条件的变化及行为的变化得到观察和测量,此过程在实验室外面也可能实现,此时,行为间的机能关系就建构起来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