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我国工业设计业发展现状,并指出面对国际设计业的挑战中国设计业的对策及自身发展。  相似文献   
2.
一位青年哈吉的光和热丁志胜,马龙甘肃临潭的丁目迪哈吉是当地一位知名人物。他为发展本地民族经济、振兴民族教育,用自己一颗赤诚之心奉献了一位青年哈吉的光和热。35岁的丁目迪哈吉,从小生长在一个宗教气氛浓郁的家庭。父亲丁世明先生于五十年代出国侨居在沙特阿拉...  相似文献   
3.
作为现代新儒家早期思想的代表人物,马一浮先生提出了以儒家"六艺之学"统摄天下诸学的主张.这是马先生的一个创举,体现着他对传统儒学有意识地改造和发扬.作为"六艺之学"的一个分支,易学研究在马一浮先生的学术研究中无疑具有着"本体论"地位和作用,它所体现的"心之本体",不仅是"六艺"所自出的本原,也是"六艺之学"共同的目的和归宿.  相似文献   
4.
不经过耐心缜密地(而不是大喊大叫地)恢复历史真实,重新探讨极为丰富的社会主义思想史的“要害”问题,要想在有关社会主义思想命运的争论中寻找到能把人们引出成见迷宫的通道是不可能的。这些“要害”问题长久以来被人涂上带有偏见公式的迷彩,已真象难辨:亚·亚·波格丹诺夫的思想遗产就属于这类“要害”问题之一。这位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著名活动  相似文献   
5.
今年罗马尼亚人民正在庆祝反法西斯武装起义三十周年,这次起义开辟了罗马尼亚历史的新纪元。在为夺取政权而斗争的革命过程中,在镇压剥削阶级反抗的革命斗争中,在为建设新社会的基础而解决复杂的、往往是崭新的问题的时候,站在民主与进步力量前列的罗马尼亚共产党,遵循马克思列宁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则,并在新  相似文献   
6.
一民粹主义在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头20年的俄国,是一股异常强大的社会潮流。它不仅发展为强大的政治运动,形成了包括左、中、右各种色彩的政党和派别,还有着自己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和世界观。学术界历来重视民粹主义在俄国发展道路问题上的探索,因而侧重于对其社会政治纲领的研究;而深入到它的思想理论体系和世界观特别是文化观的研究,则向来显得薄弱。鉴于民粹主义的文化观在其整个思想理论体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深入研究这一问题,对加深理解整个民粹主义思想理论和社会政治纲领及其本质是十分必要的,否则,就无法把握并了解其激进革命主…  相似文献   
7.
论社会新闻与精神文明建设马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培育与发展,给精神文明建设带来了新的动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以正确舆论引导人,高尚精神塑造人,特别是在传媒的社会新闻日益丰富和活跃的情况下,如何使其形成健康的舆论,经常性地开启受众心智即发挥有益于精神文...  相似文献   
8.
在全国人民满怀战斗豪情,向着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高歌猛进的大好形势下,我们能在祖国首都北京欢聚一堂,共商天主教反帝爱国、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大事,这是来之不易的。没有华主席领导全国人民一举粉碎“四人帮”,就没有我们的今天;没有党和政府的关怀、支持,中国天主教会也不可能写下这可喜可贵的一页。我们完全拥护肖贤法局长的报告,我们完全同意宗怀德主教代表二届常委会所作的工作报告,我们也  相似文献   
9.
马龙  朱向欣 《美与时代》2003,(11):18-20
我国沿用的以美术教学为主体的设计教育模式,承袭了历史上的美术教育,技能训练占有一定优势。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这种模式已不适应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社会对设计人员创新能力的要求日益突显,设计教育应提高对创新意识重要性的认识,摆正创新能力与技能的关系,使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出在经济全球化中有竞争能力的设计人才。  相似文献   
10.
论易儒道交融的中国古代和谐美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美学属于古典主义美学,在美的形态上主张和谐美。这同儒道两家的哲学思想、伦理思想和美学思想的互相离异和互相吸收密切相关。从儒家早期的经典文本《周易》和先秦儒家各大流派的相关论述中可以看到,儒家偏重人的哲学,突出人的主动性,着眼于人对社会的认识,强调善与美的统一。而从老子到庄子的道家学派代表人物的相关言论中则可以看出,道家则偏重于自然哲学,突出自然的合规律性,着眼于人对自然的认识,强调真与美的统一。儒道两家各有偏重又相互补充,相反相成地融合为共同的和谐美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