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马雪玉 《社会心理科学》2010,(2):104-107,111
某初二女生,因上课回答问题出错,受到老师当众指责和同学哄笑,心理受到伤害,产生了对回答问题的恐怖,进而发展为学校恐怖症。本文经过该求助者病情的具体分析,采用了理性一情绪疗法疗法帮助其调整认知观念,用系统脱敏法消除其不良的行为的咨询方法,最终解除了求助者对学校的恐怖症状。  相似文献   
2.
"师源性心理障碍"实质是由于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不佳,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的消极影响。本文通过对"师源性心理障碍"的危害及其原因的分析,提出了提高教师心理素质,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对策,希望能从根本上消除"师源性心理障碍"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邢台市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其自尊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和自尊量表对本市80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论:邢台市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河北省大学生常模;心理健康各因子得分与其自尊水平呈显著的负相关;高自尊水平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要显著好于低自尊水平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