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启动效应的研究及其理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研究概况及基本概念1935年,J.R.Stroop 在色一词实验中发现,若以某种颜色(如红色)墨水写出一个含义与其颜色不一致的色词(如“绿”),那么对墨水颜色的识别反应就会受到显著的干扰,反应时因而增长。这就是著名的Stroop 效应。Stroop 效应的发现开创了对刺激某一维度的加工受到另一维度加工影响的先河。自本身世纪70年代初开始,人们逐渐发现不仅同一刺激的两维  相似文献   
2.
马红骊 Luer  G 《心理科学》1993,16(1):8-14
本文采用客观觉察阈值作为启动刺激呈现时间、以数字(阿拉伯数字)和数词(以中、德两种文字写出的数词)为刺激比较研究了在掩蔽刺激条件下中国与德国被试的启动效应.结果表明:1)中国被试的启动效应显著,在德国被试中未发现显著的启动效应;2)除数字—数字刺激组外,中国被试的启动效应显著地大于德国被试;3)中国被试的数词—数字刺激组比其他三个刺激组产生的启动效应大。我们从无意识加工特征、构词法的差异以及并行—连续加工理论的观点对上述结果分别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三视野速示仪及其在广告测评中的作用马红骊(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速示仪是视觉认知心理学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研究工具,在七十年代中期,随着对无意识加工研究的深入,又出现了三视野速示仪。由于它“三视野”呈现刺激(stimulus)和时间控制精确自如的特点,这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