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0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66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与哲学都是既适用于自然界,又适用于人类社会乃至人的思维,这种对象范围表面上的混淆,使人分不清“三论”同哲学的界限究竟在哪里。产生这种情况的背景之一,就是科学分类中的  相似文献   
2.
意识和潜意识两者之间存在相互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意识是指人能够自觉认识到周围事物的存在,同时也能自觉认识到自身存在,并能把自己和周围事物区分开来的一种心理活动和心理现象。一般情况下既不能被他人感知,也不能被自我感知,是一种更为复杂的心理活动。意识和潜意识都是脑的高级神经系统的机能,尤其与边缘系统有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3.
医科大学伦理委员会及其面临的课题日本·东北大学医学部教授浓沼信夫一、医科大学伦理委员会的现状10多年前日本的医科系大学都没有设置伦理委员会。1980年11月、1981年11月札幌医科大学和东京大学医学科学研究所设置的伦理委员会还要兼管药品临床研究审查...  相似文献   
4.
读经:可6:3,加1:19,约17:4,路2:46—49 主耶稣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他是神荣耀所发的光辉,是神本体的真像,把神表明出来(约1:18)。我们藉着主耶稣可以认识神。主耶稣是神,是我们的信  相似文献   
5.
1999年9月20日,陕西省道协华山培训班开学典礼在华山宾馆隆重举行。参加开学典礼的有中国道教协会闵智亭会长,中国道协副会长、陕西省道协任法融会长,陕西省民宗委马希平处长,渭南市委统战部冯烈部长,华阴市委郑西武副书记,市政府薛东江副市长,统战部刘华斌部长,省道协及华山道协的有关领导参加。开学典礼由华山道协刘信义道长主持。任法融会长首先代表省道协对前来参加开学典礼的各级领导及来宾表示深切的慰问,并对举办这次培训班的意义及培养道教人才的重要性作了重要讲话。中国道协闵智亭会长从道家思想及道教理义等诸多…  相似文献   
6.
我们所信、所传的生命之道,其重要的内容有主的降生(道成肉身)、受死(十架赎罪)、复活升天,再来,耶稣不是“教主”,而是救主。他死而复活,并且升天了。因为他是神的儿子,他是人类的救主。 耶稣基督的名是奇妙的:“耶稣”意思是“耶和华拯救”。他是救世主,“要将自己的百姓从罪恶里救出来”(太1:21);“基督”在旧约希伯来文称“弥赛亚”,意思是“受膏者”。圣经里有三种人受膏:一是君  相似文献   
7.
建设创新型国家与价值观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着眼于财富的创造,而且着眼于人的本质力量的解放,即自由自觉的创造,这是今日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特点所在.而只有依据新的历史务件和时代特点,实现价值观的变革和重建,才能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良好的思想基础和精神保障.  相似文献   
8.
目的:编制高考考生学校决策问卷。方法:对400名大学一年级新生入学一周后进行了测量,通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信度分析等方法对量表的结构效度、和信度进行了检验。结果:问卷的总体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11(n=392,p〈0.01)。探索性因素分析发现,所有项目因子载荷都在0.570-0.833之间,四个因子解释方差比率总计69.55%。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NNFI、CFI、RMSEA指数分别为0.95,0.96,0.090。结论:高考生学校决策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是评定高考生学校决策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9.
在伊斯兰教的天平上,对于劳动(或实践)的价值,再没有比下面这些涉及到信仰和信士的《古兰经》文表明得更为重要的了。因为这些经文经常把信仰与实践联系起来论述——  相似文献   
10.
一个人在自己所生活的社会里,其个人自由所受到的限度是什么?这种限度,可不可以被认为是人们自由的桎梏?个人有无权利破坏或超越这种限度?自由,确是被公认为是人们应该享有的一种极重要的权利。生活在社会上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由权。但是,人人都为所欲为地滥用自由权,那末,人们的一切自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