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中国钢琴改编曲创作中的民族化体现出了三方面的特点,第一、从音色、装饰音、旋律方面体现出对民族传统手法的继承;第二、从和声、织体、结构方面体现出对民族传统手法的创新;第三、从诗歌性、韵味方面体现出曲中独特的文化层面.  相似文献   
2.
穆罕默德·阿里·真纳(Muhammad Ali Jinnah)(1876-1948),是巴基斯坦立国运动领袖,巴基斯坦国的创建者,第一任总督(1947-1948),印巴分治前任印度穆斯林联盟主席。巴基斯坦人民称誉他为"巴基斯坦之父"。阿里·真纳与巴基斯坦的建国历来是学界研究的重点,而本文则试图分析阿里·真纳与巴基斯坦传媒业的关系 一、真纳政治生涯 1905年真纳参加国大党,开始致力于南亚次大陆穆斯林和印度人的团结。这一时期,真纳的目标是谋求整个南亚次大陆人民共同的福祉,为了实现这一福祉,南亚次大陆的穆斯林和印度人的团结一致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前,全球每6个人中便有一个残疾人,其中智障人群占相当比例.智障人群作为社会生活中的特殊群体,因其认知能力受限,其生活面临诸多实际困难,导致健全人群对其容易形成负性态度.文章从普通公众和智障者服务人员两个方面评述了健全人群对智障者的态度特性及其干预策略的相关研究,并从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两个方面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亲社会视频游戏对玩家人性化知觉的影响, 研究以大学生为被试, 通过两个实验, 分别采用自陈报告法和单类别内隐联想测验技术考察了亲社会视频游戏对玩家自我及他人外显及内隐人性化知觉的影响。结果发现:(1)相对于中性游戏, 不论是普遍人性, 还是独特人性, 亲社会视频游戏均可提高玩家对自我及他人外显的人性化知觉水平;(2)相对于中性游戏, 亲社会游戏可显著提高玩家对自我及他人独特人性的内隐知觉水平, 也可提升对自我普遍人性的内隐知觉水平, 但对他人普遍人性的内隐知觉的效应不明确。这些结果表明, 亲社会视频游戏对于提升玩家对自我和他人的人性化知觉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马婷 《美与时代》2013,(1):55-56
原始思维是一种世代相传的"集体表象",不因年代的久远而消失,作为集体无意识而存在,在群体中发挥它的作用。原始思维的这种属性使民间美术的造型从其汲取营养,形成别具一格的造型风格,带有其神秘性性、互渗性、原逻辑的思维特征。民间美术中"夸张、抽象","面面俱到、互不遮挡","求全、求美、求福"的造型意识,是劳动人民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运用了原始思维的认知模式,对事物、自然、生活各方面的理  相似文献   
6.
基于刻板印象内容模型(SCM),探讨了健全人对不同能力水平残疾人的刻板印象.其中,实验1基于对残疾人刻板印象内容量表的修订以及对能力发挥度不同的残疾人图片的筛选,考察了健全人对残疾人的外显刻板印象.实验2采用单类别内隐联想测验(SC-IAT)考察了健全人对残疾人的内隐刻板印象.结果发现:(1)在外显层面上,被试对高能力残疾人表现出高胜任且高热情的积极刻板印象,而对低能力残疾人表现出低胜任但高热情的混合刻板印象;(2)在内隐层面上,被试对高能力残疾人表现出高胜任且高热情的积极刻板印象,但对低能力残疾人表现出低胜任且低热情的消极刻板印象;(3)残疾人能力的有效发挥可显著改善被试对其胜任度和热情度的外显及内隐刻板印象.  相似文献   
7.
民间剪纸作为民间美术的一种重要形式,在代代的衍传中融入了民间艺人们独特的审美观、价值观,在对事物进行直观朴素的理解后,经过心理活动的重构,以独特的艺术语言表达出特定的含义,使剪纸的艺术魅力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以剪纸艺术的审美活动及民众生活心理和深埋在集体意识中的大众心理为基础,探讨审美心理对剪纸艺术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镶嵌残疾人图片的正性行为描述性信息为文本阅读材料,以大学生为被试,采用概念启动范式,考察了健全人对残疾人态度改善的可能性.研究结果表明,阅读残疾人正性行为描述性材料不仅可以降低健全人对残疾人的负性认知评价,而且可以提高其对残疾人的钦佩感和减弱其对残疾人的嫌弃感,同时也可提高健全人对该类人群的积极趋近行为和减弱对该类人群的消极趋近和消极回避行为,从而证明基于文本阅读的间接接触可改善公众对残疾人的负性态度的假设.因此,创造条件鼓励残疾人尽力发挥其积极的社会功能,引导和塑造其身残志不残的品质,有助于改善健全人对该类人群的消极态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