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民事诉讼法在民事诉讼的最后阶段,规定了一种确定权利义务关系得以实现的程序,即执行程序。执行程序又称强制执行程序,是指负有义务的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时,人民法院根据另一方当事人的申请或依职权,以国家强制力强制其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所适用的程序。作好执行工作,对于制裁违法行为,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法律的尊严,宣传法制,教育群众,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当前,在执行工作中,仍然存在着执行难和执行乱的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曾有不少专家、学并口审判人员论述过这些问题,从理论并口实践方面发表过许多前瞻性的明见,对于促进民事强制立法、规范强制执行行为具有指导和启示作用。我们认为,执行难与执行乱在某些方面有一定的联系,由于执行难,当执行人员办案陷入困境,感到无奈时,为把案件尽快办结,往往在实际操作中带有主观随意性,(排除主观恶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执行乱。  相似文献   
3.
在执行工作中,时有涉及股权的执行问题,因此,要想执行合法、稳妥,必须掌握其内在要求和运作规律,明确股权的概念、内容,执行条件和程序及应注意的问题,严格依法执行,才能够公正地处理股权,从实体上保障各方合法权益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在执行工作中,对被执行人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措施,要准确把握立法原则和精神,严格依法进行,不可违法、随意操作,既要最大限度保护申请执行人的权益,又要保证被执行人基本生存扣押。以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法律、行政法规中对企业法人的登记、行为、管理规定的比较详尽,关于企业法人的终止程序方面较为简单。各地工商登记主管机关把握不一,导致了相当数量的经济纠纷,尤其是企业法人消亡后,仍有遗留债务的诉讼,给执行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本文将围绕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被吊销、注销后民事责任的承担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