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研究从提高社会公众认知度出发,通过对中外相关文献研究,结合帮教专职干部、宗教学专家、心理学者、大学生访谈结果,编制了"邪教团体检测项目",通过3次条目筛查后制定了62项初始项目;又通过214名大学生探索性因素分析,形成了由5个维度、32个条目组成的正式项目;再通过497名大学生的测查,考察各项测量学指标,结果显示量表区分度、信度、效度指标均较高,结论是"邪教团体检测项目"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可作为邪教团体检测的评估工具。  相似文献   
2.
探讨邪教痴迷者人格倾向、心理特质、痴迷人格的心理模式,为反邪教工作提供心理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量表(MMPI)、心理控制源量表(IPC)进行测查,将痴迷者与国内常模、吸毒者、精神病者进行比较对照性研究.结果:MMPI十个临床量表显示,男性痴迷者有九项结果高于常模分值;痴迷者与吸毒者在谎分和癔症均值上呈现强相似性;痴迷者与精神病者在支配性、偏见性、压抑性、轻躁狂、精神病态、控制项目的均值上呈现强相似性;男性痴迷者MMPI中病态人格与C分量表分值呈正相关.以上研究均具有统计学显著性.结论:邪教痴迷者存在病态人格倾向和外控型心理模式.教育策略宜采取理性认知教育、正确人格行为强化和人本关怀,促其人格完善等方法.  相似文献   
3.
膜拜研究是涉及社会和谐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国际议题,国外膜拜研究经历了40余年,其最新研究视角包括:家庭康复关系、社会预警机制、教育应用技术、质与量并举以及地域特色与跨文化并存的研究范式。这些研究对我国有以下三方面启示:教育观念客观化与方法科学化、教育效果示范化与研究资源整合化、研究机构体制化与交流活动国际化。就目前中国国情而言,做好膜拜研究工作是维护社会安全的重要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社会控制论、心理控制论为理论依据,以信息采集分析、危情综合分析、危情形势处理三大技术为支撑,以政府、民间、社区、家庭为依托的防范膜拜团体活动的社会预警教育模型.为社会安全与稳定提供效应性方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