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谦之     
(365——448) 北魏著名道士。原名谦,字辅真,祖籍上谷昌平(今属北京),后徒居冯翊万年(今陕西临潼北)。南雍州刺史寇讚胞弟,自称东汉雍奴侯寇恂之十三世孙。十八岁即倾心慕道,初修张鲁之术,无成。传遇成公兴(《魏书·释老志》称为仙人,《殷绍传》称游遁大儒),先后在华山、嵩山从其修道七载,声名渐著。天师道自张陵以后,农民领袖常用以组织和发动起义,深为当时士大夫所不满。而北魏立国之初又崇道抑佛,因此,寇谦之便乘机改革天师道。明元帝神瑞二年(415),寇谦之称太上老君亲临嵩岳授  相似文献   
2.
3.
孙恩     
(?——402) 东晋道士。农民起义领袖。字灵秀,祖籍山东琅琊(今山东胶南、诸城一带),后徙江南琅琊郡(今江苏句容北)。出身庶族地主,世奉五斗米道。其叔孙泰曾师事钱塘五斗米道首杜子恭。孙恩又传泰业。泰因宦途升沉不定,曾以道教联络下层群众,  相似文献   
4.
潘师正     
(586—684) 唐代著名道士,字子真。贝州宗城(一说赵州赞皇,今均属河北)人。出身仕宦世家,自幼熟读六经,并得母口授《道德经》。年十三丧母,庐于墓侧,以至孝名于世。  相似文献   
5.
北宋,是我国封建社会由盛而衰的重要转折时期。这个时期,形势复杂多变。一方面,生产力继续向前发展,文化经济日趋繁荣。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学术思想异常活跃。另一方面,随着中央集权制的加强,政治日益腐败,土地兼并愈来愈烈,农民起义频频发生,边境时时告急。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交织在一起,不断加深.到北宋中期,一个堂堂大国,竟出现了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局面。赵宋王朝的前途引起了统治阶级中一批有识之士的关切。他们忧心忡忡,焦虑不安。正如王安石所说:“内则不能无以社稷为忧,外则不能无惧于夷狄,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而风俗日以衰坏,四方有志之士,諰諰然常恐天下之不久安。”(《上仁宗皇帝言  相似文献   
6.
陆修静     
(406——477) 南朝宋著名道士。字元德,吴兴东迁(今浙江吴兴东)人。三国吴丞相陆凯后裔。幼习儒学,笃好文籍,旁究象纬。及长,好方外游。弃家入云梦山修道。曾历游名山,南至衡湘、九嶷、罗浮,西至巫峡、峨眉,遍访仙踪,搜集道书。宋文帝元嘉末(453)赴京城建康(今江苏南京)卖药,文帝命左仆射徐湛之请其入宫讲道。太后王氏执门徒之礼。同年,为避“太初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