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法海禅师是唐代著名高僧,俗姓裴,字文德,镇江金山寺(今江天禅寺)的第二代祖师。法海禅师是唐代宰相裴休之子,因他出家之后,严持戒律,行头陀行(佛教苦行),因而被称为“裴头陀”。  相似文献   
2.
裴休宰相(公元791—846年)是唐朝一代名相。字公美,唐代河内(河南济源)人。进士出身,后来做到宰相。裴休宰相不仅有政绩,而且还有虔诚的佛教信仰。  相似文献   
3.
刘勰(465-520),字唁和,南北朝时期南朝梁代著名文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家。他出生于京口(今镇江),曾先后官任县令、步兵校尉、宫中通事舍人等职,为官颇有清名。晚年在今山东莒县浮来山创办北定林寺。刘勰自幼借住寺院,拜高僧僧祐律师为师,帮助僧祐整理佛教典籍和佛教著述。在做好寺院日常事务之余,刘勰长期潜心钻研佛教三藏教典,积累了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4.
永嘉玄觉禅师(665—713)是唐代高僧,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俗姓戴,字明道,号永嘉玄觉。他八岁出家,博探三藏教典,尤通天台止观。后于温州龙兴寺侧岩下自构禅庵,独居研习佛学,常修禅观。因受左溪玄朗的激励,于是生起游方之志,与东阳玄策一起游方寻道。至韶州拜谒曹溪慧能,与慧能相问答而得其印可,慧能留之一宿,翌日即归龙兴寺,时人称之“一宿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