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012年8月17-18日,第七届海峡两岸伦理学研讨会在台北国父纪念馆中山讲堂隆重举行.中国内地11位学者赴台参会,台湾部分高校、学术机构、文化事业团体的伦理学专家学者以及关心、关注两岸道德发展的社会名流也参加了会议.两岸学者围绕"全球伦理与道德教育"的主题,各抒己见、凝聚共识,拓展并深化了对若干理论问题的研讨.  相似文献   
2.
福建汀州客家的严婆家训流传至今约有500年历史,它是民间家训的一枝奇葩。严婆家训的特色有三:严字当头,讲究严律治家;尊重女性,视女性为家宝;讲古谣训,化严婆崇拜为民间信仰。由严婆家训提炼出民间家训的社会伦理功能是:民间家训严家教、扬家风,具有立德教人的功能;民间家训正风俗、美教化,具有"道德场"的功能。这一民间家训给人们的现实启示是:首先,民间家训源自百姓、贴近百姓,有利于促进家风民风的建设和改善;其次,民间家训奖惩分明、恩威并重,有利于道德建设落细落小落实;最后,民间家训花样繁多、呈现形式多样,有利于寓教于乐、寓教于情。  相似文献   
3.
2006年6月26日至27日,“第十四次中韩伦理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韩国首都首尔的百年老校东国大学隆重举行。来自中国、韩国及新加坡的一百余位伦理学者参加了会议,其中中国伦理学会代表团由41人组成。与会学者围绕本次会议的主题“东北亚社会发展与伦理”,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一、关于青少年道德养成与家庭伦理韩国学者关注青少年的人权意识教育,认为在生活各方面尊重和提升人权,是国家建设良好的道德风尚的必要条件。但对人权的尊重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需要漫长的学习和实践的艰难过程。有韩国学者对中国社会转型期青少年…  相似文献   
4.
加强公共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一是为公民个人品德成长培育良性的德育生态;二是减少或避免因公共生活摩擦而导致的社会矛盾和冲突;三是能改造国民素质中的劣根性,培养国人的公共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