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实践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用来表示自己哲学的本质特征,以区别于其它一切形态的唯物主义所特用的名词。严格说来,“实践唯物主义”一词在马克思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以“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出现,即“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说来,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  相似文献   
2.
通常把“本体论”视作对“存在”的研究,因而也可理解为“存在论”。哲学史的发展表明,古代哲学那种以抽象的、绝对的、一经确立便不再变动的本体为对象的“本体论”,已经为人类的思维进步所扬弃。但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说,哲学再也没有新的形式的本体论出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也就产生了新的本体论,那就是“实践本体论”。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以及哲学的现代化,在我们看来,就是加深对“实践本体论”的认识和理解,并由此出发来把握自然界、社会、人和思维等等。那么,“实践本体论”是什么呢?它的革命意义又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3.
文化是人类社会认识、社会关系和人文现象的粘合剂,它形成社会的人文世界,渗透于社会的各个方面。要深入把握文化现象,就要分析文化的结构和功能。广义的文化即人化,这一文化通常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领域,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区别,形成文化的有机整体,发挥着文化的社会功能和认识功能,实现着文化的价值意义和社会目的。  相似文献   
4.
(一)实践本体论是包含自然界的先在性、无限性、自在性在内的本体论。但它们都是立足于人类实践活动、通过社会性过程来掌握的。(二)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性范畴,有其自然的、社会的和哲学的发生学前提。自然发生前提是动物性的对象性活动。社会发生前提是社会历史创造的因素占主导地位的主体性。哲学前提是对希腊化时期的自我意识哲学青年黑格尔派和近代的精神性主体性以及机械唯物主义不懂主体性历史教训的批判吸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