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18世纪末英国爆发了要求废除大西洋奴隶贸易和英属西印度殖民地奴隶制度的废奴运动.这场运动的参与者、组织体系和目标选择,以及斗争和动员方式等都已经具备了现代社会运动的所有典型特征,从而使之成为世界近代史上第一次全国性社会运动和第一次获得成功的群众性政治运动.本文将着眼于英国废奴运动初期阶段的1787至1792年,结合对社会运动这一概念的分析比照,探讨一些杰出的废奴主义者在废奴委员会组织体系内,发动民众请愿和抵制运动,并通过集会和演讲、文学和视觉艺术等手段传播反奴主义的信息,从而唤起民众的巨大的反奴热情.  相似文献   
2.
荣霞  陈晓律 《学海》2014,(1):192-196
医改是奥巴马总统上任后最重要的国内政策之一,但围绕奥巴马医改法案所引起的争议不断,并导致两派政治势力的对抗不断升级。奥巴马的《医改法案》加剧了两党的预算之争,成为美国政府一度停摆的最直接原因,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美国政治一些新的特点。本文试图从思想意识形态的分裂、经济利益的驱动等多个角度探讨这场政治对抗背后的实质。  相似文献   
3.
从发展的角度重新评价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晓律 《学海》2006,(2):44-55
10月革命后苏联选择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现代发展的一种特殊模式。一个国家在没有任何外援的条件下,依靠自身的力量在不到20年的期间内建立了现代的工业和国防力量,其发展速度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从历史的角度看,中俄两国都在这一巨大的变迁中获得了独立自主从事现代化建设的能力,建立了一个基本完整的现代工业和科研体系,奠定了两大民族现代化的基础,并帮助其他一些国家摆脱了被西方强国边缘化的命运。苏联和中国能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取得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其重要因素之一是其独特的集体主义意识形态。轻易否定这种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念,将会导致思想的混乱和发展动力的缺失。我们现代化是在国际共运实践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正确评估并继承国际共运的经验教训,是我们现代事业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之一。  相似文献   
4.
高岩松  陈晓律 《学海》2013,(1):172-178
中日钓鱼岛矛盾的激化既是一种危机,也是一种机遇.它迫使中国面对现实,重新审视过去一些未能解决的问题.中国的发展转型不可能再顺风顺水,而是必须顶住压力奋力前行.这样一种发展态势要求中国必须具有坚定的意志和大国的胸怀,在练好内功的同时,把握住难得的战略机遇.而只要中国做好了自己的事情,那么,无论世界有什么风浪,都不可能阻挡中国前进的步伐.  相似文献   
5.
陈晓律 《学海》2004,(1):38-40
2 0 0 3年 11月 2 4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九次集体学习 ,主要内容是“15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国家发展历史考察” ,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齐世荣教授和钱乘旦教授运用现代化理论谈了他们对这个问题的体会。11月 2 6日 ,《人民日报》以《进一步认识把握社会历史发展规律 ,增强推动改革发展的自觉性主动性》为题 ,报道了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发表的重要讲话。胡锦涛指出 ,浩瀚而宝贵的历史知识既是人类总结昨天的记录 ,又是人类把握今天、创造明天的向导。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人类不断在以往历史的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历史。中华民族历来就有治史、学史、用史的传统。在新形势下 ,我们要更加重视学习历史知识 ,不仅要学习中国历史 ,也要学习世界历史 ,不仅要有深远的历史眼光 ,而且要有宽广的世界眼光。胡锦涛的讲话对新世纪中国历史学 ,特别是中国的世界史学科的发展 ,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际推进意义。为了推动中国的世界史学科发展和倡导“治史、学史、用史”的风气 ,本刊特组织一批专家学者 ,以笔谈的形式 ,各抒己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