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文着重分析了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 ,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道德 ;第二 ,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 ;第三 ,吸收国外先进的科学的思想道德文化。简述了大学生道德素质培养途径 ,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对社会发展及自身成才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论先秦儒家的生命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儒家认为,人的生命是一种自然现象,但是,人应该“忌谈死亡”而“注重人生”。怎样对待“生”呢?应该“善生”、“乐生”、“荣生”。怎样对待“死”呢?应该“不怕死”、“蹈仁死”、“死后哀”。而要达到人们对他的死而“哀”时,就必须生而“荣”也。这就是先秦儒家“其生也荣,其死也哀”的生死观。后来毛泽东对革命烈士刘胡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题词,就是对儒家的这种生死观的升华。  相似文献   
3.
论孝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目前伦理界歧义较大的儒家的孝道观进行了分析,认为:一、孝的一些特殊含义已随着时代的变迁,显现出它的局限性。如:“严父道”、“重后嗣”、“厚祭葬”思想。二、由于人们总会从不同的角度对孝作出不同的理解,这就需要我们去正本清源,拨乱反正,作出正确的解释。如:“无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及“顺亲为孝”的观点。三、孝的基本含义将与人类共存,它具有超时空性。如:“爱亲”、“养亲”、“事亲”、“敬亲”、“尊亲”和“谏亲”思想。对孝作出这样的分析,有助于我们对孝有个全面的理解,并赋予新的引申义,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服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