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唯一的科学真理,它无疑地毫无例外地适用于任何知识的领域。对于逻辑科学来说,它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关系更为密切,离开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指导,它就将陷入于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这是完全可以肯定的。但是,目前在我国逻辑问题讨论中,却明显地存在着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倾向,他们公然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没有看到现代逻辑的发展为理由,①拒绝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有关逻辑问题的指示。他们公开宣扬康德的唯心主义逻辑理论以及现代资产阶级的逻辑理论,把这  相似文献   
2.
行特 《法音》2007,(9):48-50
传印法师所著《印度学讲义》、《四分戒本述义》,一直作为中国佛学院的教材在使用。除此之外,他的《〈宗教不宜混滥论〉讲记》、《〈净土决疑论〉讲记》和《日本净土宗》等著作也为一届又一届的学僧们所阅读。  相似文献   
3.
采用多特征目标判断任务,考察了不同信息获取方式与信息呈现方式条件下,直觉和分析思维模式对判断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1)在多特征目标判断任务中,直觉思维比分析思维更有效;(2)直觉型决策者运用直觉思维的判断质量比感觉型决策者更高;(3)归类组块的信息呈现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决策者运用直觉思维的判断质量;(4)思维模式、信息获取方式与信息呈现方式对多特征目标的判断质量存在三阶交互作用,归类组块的信息呈现方式使直觉型决策者运用直觉思维的判断质量最高,而运用分析思维的判断质量低于感觉型决策者;归类组块排列信息时,直觉型决策者运用分析思维的判断质量低于信息随机排列时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这是1982年5月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的刊文。它描写了柬埔寨吴哥窟建筑的辉煌和可悲的损坏。今天,柬埔寨和法国都在尽力地恢复这个文化古迹。这是柬埔寨从12世纪以来的伟大成就结晶,它们凝结了佛教和印度教的伟大文化成果。从1972年印度支那战争形势变化以来,那里的修复工作早就停顿了。但从1980年代晚期开始,柬埔寨新政府再度恢复了修缮工作。  相似文献   
5.
引言本文报告了一项研究的结果,它探索了南斯拉夫工业组织中控制分配,以及这种分配在五年时间内可能发生的变化(从组织成员的角度)。我们应用概率方法,从斯洛文尼亚的所有人口中挑选出三千人,本文的数据就是以每年一次向这一百多个组织中的三千多人提出的问题为基础的。研究时间为一九六九年至一九七三年。  相似文献   
6.
1.概论哲学人类学是当代哲学最有影响的流派之一,其所以如此,是因为它作为人的基础理论,把不同的哲学出发点都系统地结合在自身之中。在二十世纪哲学体系崩溃以后,哲学人类学作为基础理论正在成为一个被强调的问题。然而,它一直还是一个把精神、即把逻辑和历史学区别开来的至关紧要的问题。由此就产生了其他一些问题,即人类学取得成就的历史条件问题;人类学是一种危机的象征,而且在自我理解和不言而喻的道理成了问题的时代里迫切起来。人亲在的潜在的自然主义是人类学的核心问题。正视世界和必须加以克服的畏惧,是人亲在的基本现象。人不可避免的畏惧状态是有矛盾的,所以既要通过公共机构来克服,也要通过革命来克服。在这方面,我们要叙述一下人类学的“古典派的立场”,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暴力环境接触、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反刍思维及网络道德之间的关系,选取1000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暴力环境接触问卷、网络攻击行为量表、反刍思维问卷及网络道德问卷进行测试。结果表明:(1)暴力环境接触对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间接地通过反刍思维对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产生作用;(2)网络道德在暴力环境接触对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的影响中起显著的调节作用,具体而言,在低网络道德水平下,暴力环境接触能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而在高网络道德水平下,暴力环境接触对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的预测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本文假定有些对象(例如福尔摩斯)是不存在的。关于这些对象,人们是应该采取实在论的立场,还是反实在论的立场呢?根据实在论,一个包含非存在对象的可能世界的域与该可能世界上的存在对象具有什么性质、做出什么行为无关;根据非实在论,一个包含非存在对象的可能世界的域依赖于该可能世界上的存在对象具有什么性质、做出什么行为。这里的分歧在于,非存在对象出现在(一个世界的)量化/指称域中是否依赖于(在该世界中)存在对象具有哪些性质,特别地,比如是否依赖于能够讲述故事的情感生物的行为?在《走向非存在》(牛津人学出版社,2005)一书中,我给出了一种内涵语言的语义学,以实在论的方式来处理非存在对象。本文旨在提供一种非实在论的语义学,以非实在论的方式来处理非存在对象。实在论解释是定域的,与此不同,非实在论解释是变域的。在非实在论语义下,关于非存在对象的非实在论直觉可被尊重,这主要体现在对非存在对象和存在对象之间的“依存”关系的分析。关于非存在对象,本文和《走向非存在》分别以非实在论和实在论的方式来处理,这使进一步的比较和选择工作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9.
闸明宗教意识的特征和结构,对于研究宗教现象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无神论都是十分重要的。一.宗教意识的特征宗教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通形态,其特征表现在以下三个基本方面:首先从反映的对象上来看,宗教是怎样反映社会存在的,它的根源是什么;其次,从反映的形式上来看,宗  相似文献   
10.
采访达米特     
1.弗雷格与维特根斯坦 帕:您是分析哲学传统中最杰出的哲学家之一,您把您大部分时间都奉献于一个多世纪之前由弗雷格开创的分析哲学传统的研究。在分析哲学家当中,以这种方式从事研究的人颇为难得。人们并不十分关心那些著作家们实际上说过什么。他们似乎一般是直接地论述这些题目,或者说,至少他们之中的许多人想要那样去做。在《弗雷格的语言哲学》一书第二版序言中您说,对弗氏学说富有成效的讨论必定会延续下去,直到对弗氏学说的基本要旨达到一致。在某种意义上说,很大一部分以分析哲学传统运作的哲学存在于对这些学说的讨论中,而至于他们对这些学说的正确解释总体看来并没有达到任何一致,更不用说对弗雷格哲学的解释之原则达到任何一致。让我们从一个审慎质朴的问题着手:弗雷格论证中的极为独到之处是什么?我们怎么理解这个事实,即关于弗雷格学说的基本要旨没有达到一致?对于它们存在着广泛的不同意见,可以把分析哲学描绘为一种经久不变的对弗氏所开创的工作之再加工和讨论,描绘为解决弗氏之难题的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