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很多事情不是逃避就可以解决的,很多东西不是掩饰就可以抹去的。没有谁能做到让所有人满意,就算你再圆滑。在利益的冲突下也不可能将一切做到皆大欢喜,总会有人受伤。当出现矛盾,需要取舍时,我们一定得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该舍的哪怕痛也要舍掉。若心存侥幸,也许最后原本想留下的却已回不来了。我曾经遇到过一个这样的修行者,他说他修行是为了逃避现实,逃避现实中的喧嚣、嘈杂和  相似文献   
2.
川北苯教名寺——苟哇象仓寺历史考证及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苟象寺是历史上著名的苯教寺院之一,在川北藏族社会具有很大的影响。本文主要考察了苟象寺的历辈主持象帕大师的传承,历史上的属寺和所属部落领地,以及寺院的法事法会、教育体制、传承和现状。  相似文献   
3.
禳解仪轨"垛"(gto)是苯教重要的仪轨传承,迭部地区的民俗节日"垛"是此宗教仪轨民俗化、节日化的表现形式,具有丰富的象征意涵和现实功能。本文采用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方法,记述了迭部地区垛节的详细过程,并尝试对其宗教文化内涵进行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4.
藏传佛教各派将自己的见地归于龙树开创的中观学说,修道次第归于无著创立的广行理论。那么什么是中观呢?中观是一个极富哲学含义的名词,佛教大小乘甚至同一个学派内的哲人对中观的解释不尽相同,但都共认它是佛教的最高智慧,是终极理性的思辨方法,是了彻事物本性的殊胜法门,也是觉悟之路  相似文献   
5.
麦彭嘉措(1846-1912)对近代宁玛派佛教因明理论的发展和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他在所著的《智者入门》、《释量论大疏》、《解义慧剑》等论著中,针对作为因明学重要概念之一的“真因”予以了详细阐释和分类.根据对其相关因明学文本的梳理,可以发现他在论述属于真因范畴的自性因、果因、不可得因时展示出了对萨班《量理论》、普觉·强巴《因正理论》的紧密承袭关系,并进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部分创建性解释.  相似文献   
6.
阿旺平措 《法音》2012,(6):40-43
一、藏传佛教的外传和影响藏传佛教的外传到清朝又逐渐兴盛。藏传佛教也从开始时只在宫廷内传播,逐渐渗透到民间,并在许多领域凸显出藏传佛教旺盛的生命力。当然,这一方面得益于清统治者对藏传佛教的宠幸,另一方面也有藏传佛教僧人的努力传播的作用。这两方面的影响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7.
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除了汉族的人数较多之外,其他的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人数较少。藏族的文化只有较少人了解,也同样只得到了小范围的传承。由于传承的范围小、人数少,少数民族文化得不到更好的传承,甚至有的文化已经消失。传统文化的消失,对于我们来说是一项损失,同样,对于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也是一项重大损失,因此,文章就藏族民居建筑的装饰纹样符号的内涵以及文化特征做详细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