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社会网络分析在社会心理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莫雷诺提出的社会测量法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社会网络分析(SocialNetworkAnalysis)作为当今吸引诸多学科注意、运用日益成熟的一种研究方法,为当今社会心理学研究提供了一些新的术语、思路和方法。本首先探讨了社会网络分析的形成与发展;继而在分析社会网络分析基本研究思路的基础之上,比较了两种不同取向的网络分析方法——整体网络分析与自我中心网络分析,以及相关软件,并且介绍了社会网络调查表——SNI技术。最后,针对当今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某些问题以及计算机网络支持的社会网络(Computer-Supported Social Net-WOrk。,简称为CSSN)兴起的事实,强调了社会网络分析对当前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意义,并介绍了我们对于计算机网络支持的社会网络的研究设想和初步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1 前言 2002年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凯尼曼(Daniel Kahneman)与经济学教授弗农·史密斯分享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DanielKahneman博士,1934年出生于以色列的特拉维夫,1954年在以色列的希伯来大学获得心理学与数学学士学位,1961年获得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博士学位。他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有影响力的社会科学家之一,2002年诺贝尔奖授予给他的理由是:“把心理研究的成果与经济学融合到了一起,特别是在有关不确定状态下人们如何作出判断和决策方面的研究”(The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2002)。  相似文献   
3.
网络亲密关系的特征与相关的理论解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以往主要借助于面对面(F2F)沟通所不同的是,在CMC(以计算机为媒介的沟通)条件下,人们表现高水平的自我揭露,人际互动更为频繁,从而在CMC条件下更容易形成亲密关系(intimacy relationships)。针对上述不同,研究者提出了社会线索理论,并予以简评。  相似文献   
4.
试评凯尼曼经济心理学研究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志平  时勘  王薇 《心理科学》2003,26(4):724-726
1前言 2002年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凯尼曼(Daniel Kahneman)与经济学教授弗农@史密斯分享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DanielKahneman博士,1934年出生于以色列的特拉维夫,1954年在以色列的希伯来大学获得心理学与数学学士学位,1961年获得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博士学位.他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有影响力的社会科学家之一,2002年诺贝尔奖授予给他的理由是:"把心理研究的成果与经济学融合到了一起,特别是在有关不确定状态下人们如何作出判断和决策方面的研究"(The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2002).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