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情绪的时间不对称性是指相较于回顾过去,个体在预期未来时情绪体验更强烈、唤醒度更高的现象。这一现象普遍存在于不同性质和效价的事件中,并在6岁至成年个体身上表现出跨年龄的稳定性。与过去相比,未来更近的心理距离、更生动的心理模拟和更大的不确定性可能是情绪的时间不对称性形成的机制。另外,情绪的时间不对称性作为一种面向未来的情绪反应偏向,会导致个体对未来的道德判断和价值评估更为极端。未来研究可从时间导向、特殊群体和国家与自我视角等角度进一步考察情绪的时间不对称性,以增进人们对未来偏向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2.
通过3个实验探讨口头和按键反应对汉语被试时间空间一致性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在前后和上下方向,反应模式会影响时间空间一致性效应的方向,按键反应激活了过去/后/下,未来/前/上的一致性效应,口头反应激活了过去/前/上,未来/后/下的一致性效应;但是在左右方向,反应模式不会影响时间空间一致性效应的方向(过去/左,未来/右)。对3个方向的效应量的分析发现,左右方向的效应量最大,上下方向的效应量最小。时间和空间的关系受反应模式、语言习惯以及方向的影响,支持隐喻构念观理论。汉语被试对时间概念的表征综合了命题符号和知觉符号。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