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伊赛尔·伯林与当代西方政治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伊赛尔·伯林与当代西方政治哲学郝立新(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100872)战后,特别是近几十年来,西方政治哲学经历了戏剧性的复兴。其间,英国当代政治哲学家伊赛尔·伯林(1909-1997)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与哈耶克、罗尔斯和诺齐克等人齐名,被公认为当代...  相似文献   
2.
3.
本文拟通过对南阳地区首例绑架残杀学童的高中生性格悲剧因素进行探析,以期引起社会、家庭、学校的关注,从预防犯罪、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吁请社会、家庭、学校重视青少年人格教育,并在青少年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为他们补上性格修养这一重要课程。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社区矫正人员的表达抑制、抑郁和社会适应三者间的关系,采用情绪调节问卷、抑郁症状群量表以及社会适应量表对漳州市269名矫正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 25~40岁之间的社区矫正人员社会适应得分高于40岁以上的社区矫正人员,女性社区矫正人员的社会适应能力得分高于男性.已婚、未婚以及离异的社区矫正人员社会适应不存在...  相似文献   
5.
自我参照范式是探索自我认知发展的重要范式,找到一个可靠方法获得一份稳定结果一直是儿童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研究以3岁至5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所有权参照进行编码、图片再认和源判断进行检测。为了结果的稳定可靠,每位儿童需要参加4次测验。结果显示,图片再认上4岁、5岁儿童出现自我参照效应,源判断上3岁、4岁儿童出现自我参照效应。对源判断结果分析发现,自我参照成绩在各年龄组间保持不变、他人参照成绩随年龄增长逐渐提高,二者发展趋势的差异是5岁儿童源判断上没有自我参照效应的主要原因。以上结果说明,3~5岁儿童普遍存在自我参照效应,但测验方法会影响该效应的表现年龄;其次,自我源判断能力的发展早于他人,3~5岁之间他人源判断能力是在持续提高的;另外,4次测验间的比较证明,源判断测验较之再认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正7月14日-15日,中国道教协会在北京召开"道教教义体系的现代建构"启动仪式暨学术研讨会。14日,道教教义体系的现代建构启动仪式举行。原国家宗教局副局长陈宗荣、一司司长王健,宗教文化出版社社长任继春,原国家宗教局一司副司长李寒颖,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凤林道长、副会长吉宏忠道长等领导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道教界人士百余人出席活动。  相似文献   
7.
浅谈食管癌研究中的质量互变大连市友谊医院胸心血管外科(116001)董志扬范明慧王文钊邓世平食管粘膜上皮癌变的发生与发展和一切事物一样,是一个不断地由量变到质变、质量互变的过程,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1致癌作用的阶段性:致癌作用的两阶段学说认为,第...  相似文献   
8.
《伤寒论》“和”思想探析辽宁中医学院(110032)郝明慧天津铁路分局秦皇岛医院(066000)王培亨沈阳市大东区卫生防疫站(110031)屈玉枢《内经》追求运动平衡的思想,在《伤寒论》中以“和”为权的思想内容,处处有所体现,在论中告诫医者当追和而避...  相似文献   
9.
气质性乐观是对未来的总体的积极期待。乐观能够带给个体诸多好处, 如有利于提高身体健康, 提高幸福感, 促进成功等等, 究其原因可能是乐观者存在正性偏向。这一偏向主要体现在注意、知觉、记忆、解释风格、应对策略的选择、情绪、期待及动机方面。而乐观者正性偏向产生的神经生理机制可能与前扣带回喙部、前额叶皮质的激活水平变化有关。未来研究可将乐观的核心--期待--作为重点, 整合期待−价值理论、人格理论与神经基础来进一步探讨乐观的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
智障学生与正常学生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郝兴昌  佟丽君 《心理科学》2005,28(5):1060-1063
本实验以探索智障学生与正常学生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发展特点为目的。采用2(材料类型:图片、汉语双字词)×2(贡献来源:外显记忆、内隐记忆)×2(被试类型:智障学生、正常学生)×2(年龄:低年级、高年级)的四因素混合设计,通过加工分离程序(PDP,process dissociation procedure)的包含和排除测验,计算意识和无意识的贡献大小。结果表明,⑴材料类型主效应极其显著;⑵贡献来源的主效应极其显著;⑶年龄效应不显著;⑷被试效应不显著;本研究结论可对智障学生的教育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