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郑秋晨 《心理学报》2014,46(9):1223-1231
本项研究基于现代汉语普通话声调感知具有范畴性这一结论(Wang, 1976), 以普通话中6个单元音(/a//?//F//i//u//y/, 即拼音a、o、e、i、u、ü)阴平(T1)到阳平(T2)调的连续统(continuum)为实验语料, 用专业语音学软件Praat合成连续统语音样本, 对20名平均年龄为22.90岁的普通话母语者进行声调感知实验, 即让被试对所听刺激进行T1或T2的二选一鉴别测试(identification test), 从而探究单元音的内在音高(intrinsic pitch)与声调感知边界(boundary)的关系。本文借鉴Wang (1976)和Peng等(2010)对元音/i/声调连续统的合成方法, 使声调感知研究拓展到普通话中除/i/之外的其他5个单元音, 对以上两项研究起到一定的对照作用。研究发现, 元音会对T1到T2的声调范畴感知边界位置产生影响, 低元音/a/的内在音高较低, 其边界位置亦始终低于其他元音, 且具有显著性差异, 实验结果证明, 内在音高会对感知边界产生影响, 从而支持了Ohala和Eukel (1976)的“舌位拉伸”假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