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郑泽绵 《现代哲学》2023,(2):128-137
本文从宋代儒佛互动的大背景上看朱陆之争。朱子对陆象山的批评往往牵涉到大慧宗杲与张九成。朱子将他对后者的印象投射到陆象山身上,才产生了他对陆象山的某些评价。朱子批评陆象山向孝宗进言时“向上一路未曾转拨”,“向上一路”是禅语,与“传心”相关,呼应的是二陆的鹅湖传心诗。朱子此语是批评陆象山没有转变王苹、张九成等人“借禅说儒”向皇帝进言的方式。如果士大夫放弃严谨的知识本位与经学权威而效法禅宗,恐将邯郸学步而进退失据。朱陆之争不只是伦理学、工夫论之争,也涉及士大夫在政治、宗教与知识三种权威的互动关系中如何自我定位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郑泽绵 《现代哲学》2022,(3):123-125
<正>我一直很关注陈少明教授的作品,例如其分析孟子思想的那篇《仁义之间》,就是我在讲中国哲学史的时候特别喜欢引用、以启发学生讨论的参考材料。后来又读到陈教授的一系列文章:解惑、明耻、问乐、释忧,对道德经验所做的描述精微细致。陈教授近年的一系列文章更是令人耳目一新,如对《兰亭序》作为一件经典世界的传承之物的分析、道器形而上学的提出,等等。陈教授具有明确的哲学方法论自觉,他开创了一种研究范式——对经典世界的观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