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正> 在我国历史上,人性思想乃是全幅文化中的核心文化。人性本善思想,不仅构成民本政治思想的逻辑前提,而且成为良好政治的理论基础,同时也是优秀文学的精神资源。而人性本恶思想,则曾经构成法家政治思想的逻辑前提,并且成为法家政治的或隐或显的理论基础。因此,论究韩愈的人性思想,对于深入了解韩愈与唐代古文暨儒学复兴运动,实质上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 一、《原道》作年考《原道》作于何时,是确切了解其历史背景、全部针对对象,进而把握其深层思想意义的一项关键。南宋樊汝霖的《韩文公年谱》云:“此五原,篇目既同,当是一时之作。《上兵部李侍郎书》所谓‘旧文一卷,扶树教道,有所明白’者,疑即此诸篇也。然则皆是江陵以前所作。”韩愈自阳山令改江陵法曹参军,在唐德宗贞元二十一年即顺宗永贞元年(公年805年)。时韩愈三十八岁。《上兵部李侍郎书》即本年作。依樊氏说,则《原道》作于永贞元年以前。樊氏此说,为历代注家所沿用。1945年,李长之提出《原道》作于永贞元年。李著《韩愈》一书谓:“永贞元年的春天,韩愈遇赦,到了春夏之交,离开阳山,这时曾在湖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