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廷相的道德观,是建立在他的人性论基础上的。“圣人”是道德理想的最高人格;“存理去欲”是通过道德教育达到“圣人”境界的根本途径;而“动静相养”又是“存理去欲”的基本修养方法,三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道德学说。本文就王廷相的修养学说谈一下粗浅的看法。 在道德修养上,王廷相同周敦颐、二程、朱熹等理学家存在着重要的分歧。如何才能“存天理,去人欲”呢?这需要做一番道德修养的工夫。这个工夫,周敦颐叫做“主静”,程朱叫法“主敬”,而王廷相则叫做“动静交相养”。这是王廷相道德学说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与虚无主义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的目的是要说明人对价值的需要无须超越历史就能得到满足。认为善(good)内在于历史上与断言善是与历史相同的并非一回事。马克思并不是一个历史主义者——如罗森所使用的术语——因为他没有把善与"所发生之事"等同起来。罗森认为,马克思必定主张在历史中发生的任何事情都是可允许的。马克思的标准是人,而不是历史中在马克思的特定意义上算作人类的(行动)的所有行动。实际上在历史进程中,绝大多数个体是以一种非人的方式把自己对象化的。这就是马克思把前共产主义时期描述为"前历史"的原因,因为那是这样一段时间,在其中社会存在是人类活动的无意识的产物。只有当诸个体自觉地决定其生活并把物质世界置于合作性控制之下,恰当意义上的历史才真正开始。  相似文献   
3.
黑格尔社会哲学的兴起存在着两个外在维度:现代性与虚无主义。现代性是在"信仰与知识"的矛盾中,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理性不断取得奠基地位的过程。随着科学理性与实证精神的不断取得支配地位,作为超感性世界的最高价值遭到贬黜,造成植根于形而上学的价值论的虚无主义的兴起。  相似文献   
4.
中、美、德三国国家医院感染监测体系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介绍中、美、德三国国家医院感染监测体系的发展历史,比较三国感染监测体系的不同特点,美国成立较早,监测项目齐全,德国起步高,针对性强,我国则介于两者之间;针对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提出中国医院感染监测体系应借鉴国外医院感染控制方面先进的理念和方法,迅速有效地提高我国医院感染监测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不能躲避的间歇脚底电刺激引起大鼠应激,用电刺激鼠尾-嘶叫法测定镇痛效应,研究下丘脑弓状核(脑内β-内啡肽能神经元胞体集中的部位)、中缝背核(脑内5-羟色胺能神经元胞体主要集中的部位之一)和蓝斑(脑内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胞体主要集中的部位之一)与应激镇痛的关系。 用新生大鼠腹腔注射谷氨酸-钠的方法损毁弓状核后,用海人酸和电解两种方法损毁中缝背核或蓝斑后,应激镇痛效应均明显减弱。由于谷氨酸-钠和海人酸只选择性地损毁神经元胞体,故认为脑内的β-内啡肽能神经元、5-羟色胺能神经元和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均参与应激的行为镇痛。  相似文献   
6.
黄健  杨子瑜  洪丹萍  刘喜琴  王穗苹 《心理学报》2022,54(11):1354-1365
句法启动中, 非中心词和中心词重复是否诱发出相似强度的词汇增强效应, 目前存在着较大的理论争议。本研究在汉语双宾结构和介宾结构上分别操纵中心词和非中心词重复, 并在确保具有合适统计检验力基础上, 完成了3个句法启动实验。实验结果清楚地显示中心词重复诱发了稳定的词汇增强效应, 非中心词中的直接宾语重复也诱发了稳定但相对较弱的词汇增强效应。在此基础上, 我们尝试提出一个解释框架以调和现有的理论争议。  相似文献   
7.
中草药肾病,也称马兜铃酸肾病,起因于比利时.国内报道日渐增多.我国是中草药应用大国,对中草药的肾毒性要有充分认识.在临床医生亟需明确相关药物的应用对策外,更需做相关的高水平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8.
9.
李红  杨小光  郑文瑜  王超 《心理学报》2019,51(6):637-647
目前抑郁症情绪失调的研究主要关注策略的选择和应用, 但是对于情绪调节目标是否异常及其背后的电生理基础尚不清楚。情景选择是成熟的情绪反应产生之前运用的一种调节策略, 可以反映情绪调节目标。本研究要求抑郁倾向被试与控制组被试观看并选择快乐、中性和悲伤场景图片, 同时记录事件相关电位(ERP)和主观情绪偏好。结果发现, 抑郁倾向组悲伤图片的LPP波幅显著小于健康控制组, 并更多地选择再次观看悲伤图片。此外, 抑郁倾向组对于悲伤情绪的偏好显著增加, 对快乐情绪的偏好则显著降低。结果提示抑郁倾向个体对快乐刺激的趋近动机和对悲伤刺激的回避动机都降低, 从而使得抑郁倾向被试的情绪调节目标为更多地体验到悲伤。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易学研究瑜力涛(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100872)一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易学研究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出现高潮,逐步呈现出全方位、多学科、高层次的开放性研究的新趋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表现在:(一)易学会议频繁召开。1983年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