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002年国际逻辑与认知暑期学院学术活动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艺 《哲学动态》2002,(11):25-26
2002年7月22-27日,中山大学逻辑与认识研究所和美国伦瑟莱(Rensselaer)理工学院(RPI)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联合举办了首期国际逻辑与认知暑期学院活动。本次学科交叉的教学与科研活动,目的是推动国内逻辑学、认知科学和人工智能研究的发展;提供相应的对外学术交流信息和机会,让国内同行和学生了解上述领域中国际研究前沿与发展动态;增进对彼此研究领域的了解,寻求在上述研究领域中进行国际合作的可能性;对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和年轻学者的论文写作提供咨询意见和资料。  相似文献   
2.
熟练双语者在空间工作记忆中存在认知优势,但是在负性情绪干扰下熟练双语者在空间工作记忆中是否存在认知优势尚不清楚。空间工作记忆和负性情绪均以大脑右半球为优势脑区,加工效能理论认为空间工作记忆和负性情绪的加工使用同样的认知资源。研究采用情绪空间2-back任务,探究在负性情绪刺激干扰下的空间工作记忆任务中熟练双语者是否存在认知优势。结果表明,熟练双语者在该任务中表现出比非熟练双语者更高的正确率和更短的反应时。这一结果说明,尽管存在负性情绪刺激的干扰,相比非熟练双语者,熟练双语者在空间工作记忆中仍然表现出了认知优势。  相似文献   
3.
根据克莱因观点,近代科学的兴起源于伽利略在研究目标上的一个新设定:对科学现象获得独立于目的论解释的定量描述。本文论证了同样精神的目标设定正发生在真理论领域。塔斯基、克里普克、弗里德曼和谢尔德的真理论以消除悖论为基本目的是典型的目的论解释性理论,而古普塔和赫兹伯格的真理论则通过悖论的周期性特征把定量分析引入到悖论的研究之中。而对悖论的矛盾性刻画把定量描述引向深入。本文呈现了现代真理论的这一变革进程,预示了真理论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一般的认知理论具有一个共同的基本假定,人的心智特征和结构具有普遍性,而跨文化研究则表明,东西方人的认知模式具有差异性。以推理这一基本而主要的思维形式为切入点,在已有文献基础上比较认知理论与跨文化研究关于推理机制的成果:并在双过程加工理论的框架下,寻找推理机制的普遍性与文化差异性的边界条件,整合上述两者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