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采用Stroop任务和前瞻记忆双任务实验范式,比较不同自我损耗条件对被试基于时间前瞻记忆(TBPM)的影响,及其对TBPM的加工阶段和成分的作用。然后通过添加外部时钟监控条件,探讨外部时钟是否可以减少自我损耗对TBPM的消极影响,以及自我损耗对时钟监控情况的作用。结果表明:(1)在内部控制条件下,自我损耗会严重影响TBPM的表现,高损耗组的TBPM成绩显著低于低损耗组,另外,自我损耗主要干扰前瞻记忆的前瞻成分和TBPM的第三个加工阶段。(2)在外部控制条件下,自我损耗没有降低TBPM的表现,说明外部时钟可以降低自我损耗对TBPM的消极影响。(3)自我损耗使个体呈现出不同的时钟监控模式,且邻近目标时间内的时钟监控次数与TBPM成绩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采用问题解决类比任务范式,考察了学习能力、知识经验对90名小学4年级儿童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类比问题解决及策略运用的影响。结果发现:(1)在问题解决的质量上,学习能力具有显著制约作用,学习能力越高,问题解决成绩越好,而知识经验作用不显著;在问题解决速度上,学习能力和知识经验作用均不显著。(2)学习能力对问题解决策略运用的总体分布、高级类比和非类比策略运用具有显著性作用。(3)不同知识经验对策略运用总体分布及高级类比策略有显著性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270名小学三~五年级儿童为被试,采用问题解决类比任务范式,探讨了小学儿童类比问题解决及策略运用的发展趋势.结果发现:(1)在儿童类比问题解决质量的发展方面,不同年级儿童差异显著,四年级儿童成绩最好;而儿童类比问题解决速度则随着年级增高而加快;(2)儿童类比策略发展更符合混合模型;随着年级发展,儿童初级、中级和高级类比策略运用逐渐增加,而非类比策略运用渐少;儿童类比策略发展的“飞跃”发生在四到五年级之间;儿童策略运用的发展呈现出多样性、竞争性、适应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学习不良儿童的策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策略作为目标指向的旨在解决问题的心理操作,负责对基本信息加工的执行和控制,影响着个体的学习效果,因而被引入到学习不良领域。对学习不良儿童的策略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文章分析和综合了已有研究,阐述了学习不良与策略的关系、学习不良儿童的策略表现以及学习不良儿童策略低下的原因,提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认知发展领域的抑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知发展领域的抑制研究在近20年里取得了长足进步。文章总结和分析了抑制研究的理论观点,从解释早期认知能力、解释认知老化、解释一般认知能力差异以及解释异常个体发展四个方面探讨了抑制和认知发展的关系,最后,提出了认知发展领域抑制研究的不足和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采用威胁信息(蛇类)和非威胁信息(龟类)为实验材料,以词汇和图片两种方式呈现,来探讨是否存在对威胁信息的记忆优势,然后添加威胁和非威胁场景以探究不同的场景启动对威胁信息记忆的影响。结果发现:(1)对威胁信息存在记忆优势,对图片信息的记忆优于词汇信息;(2)在威胁场景下,对威胁词汇和图片信息存在记忆优势,在非威胁场景下,对威胁图片信息存在记忆优势,而对威胁和非威胁词汇的记忆无差异。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借助ERP技术,采用分离句子范式,考察了被试通过整合主干事实生成新知识的时间进程。结果发现:(1)知识整合事实相对于传递性推理事实和新颖事实诱发了更小的N400,与众所周知事实没有显著差异,表明通过整合生成的新信息已经快速纳入了语义知识库;(2)对比两次呈现,延迟性整合事实在第二次呈现的350ms之后波幅显著下降,与众所周知事实没有显著差异,表明知识经验影响了整合的时间进程,相较两个新信息之间的即时整合,新旧信息之间的延迟整合需要更多的时间。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积极情绪对注意范围和思维活动序列的影响,125个大学生参与两项实验,在每个实验中,随机安排不同性别的被试观看使人产生高兴、安宁、中性、悲伤、愤怒情绪的视频片段。实验1用整体-局部视觉加工任务测量被试的注意范围,实验2用一个含有20个句子的开放式问卷测量被试的思维活动序列。结果发现:积极情绪对注意范围的影响受到性别因素的影响,积极情绪拓宽女生的注意范围,缩小男生的注意范围;积极情绪拓宽思维活动序列,不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9.
智力差异是心理学领域智力研究和个体差异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研究者对智力个体差异的内在机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解释,随着认知领域相应研究的发展,陆续出现了4种研究取向:因素取向、参数取向、策略取向和适应性取向。文章在简要介绍4种取向的内涵、产生的历史背景的基础上,综述了各个取向相关的研究成果,特别是最新进展。已有研究表明,四种取向在解释个体智力差异本质方面都还存在着一定问题,未来的研究需要努力构建比较全面的智力差异理论;从认知加工和神经机制研究相结合的角度恰当解释智力差异;同时加强对非认知因素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李博  赵笑梅 《心理科学》2016,39(1):56-62
旨在探究健康个体执行控制资源损耗对自传体记忆生动性及情绪的影响。实验一采用Stroop任务探讨了一般执行控制资源损耗的影响,结果发现损耗组自传体记忆生动性和情绪强度显著低于控制组。实验二进一步探讨不同的执行控制资源损耗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央执行的资源损耗对生动性和情绪强度影响最大,而视空间模板与语音环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实验结果支持了自传体记忆的执行控制资源受损理论和资源有限理论,并对临床治疗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