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许多研究表明,青少年感知的校园氛围对其问题行为有重要影响。但是,校园氛围起作用的中介机制仍有待进一步探讨。本研究旨在考察青少年感知的校园氛围与其问题行为(行为不良、抑郁)的关系,以及同伴侵害在其中的中介作用。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广东省10所学校2758名初中生作为被试,匿名填写社会经济地位问卷、家庭功能问卷、校园氛围感知问卷、青少年同伴侵害问卷、儿童抑郁调查表、青少年行为不良指数问卷。结果表明:(1)在控制了性别、年龄、社会经济地位和家庭功能后,积极的校园氛围显著负向预测青少年的行为不良和抑郁。(2)同伴侵害在校园氛围与青少年行为不良和抑郁之间具有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赵力 《宗教学研究》2022,(3):244-250
God译名是早期来华传教士论争的核心问题之一,美国长老会传教士亦曾深度参与其中。最初,美国长老会传教士受先驱传教士影响,对God译名持开放姿态,接受“神”“上帝”等多种译法。随着地方实践的逐渐深入,传教士开始对译名问题形成独立判断。随之,美国长老会传教士立足宁波地方经验,不断提升民间惯用表达的合法性,借此批评支持“上帝”译名的传教士依赖中文典籍的取径。最终,他们选择在具体实践中排斥“上帝”译本,甚至不惜牺牲部分神学教育的内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