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一、汉语系中国伊斯兰教义学的概念 随着称呼的变化——由唐代的"蕃商胡贾"、五代的"蛮裔商贾"到宋代的"土生蕃客"或"五世蕃客",中国大地上的穆斯林渐渐完成了中国化、本土化的历程。"在唐代,伊斯兰教多少还有点侨民宗教的性质。而在宋代,伊斯兰教则是中国人的宗教了。"[1]元代,色目人(以穆斯林为主要成分)地位较高。"  相似文献   
2.
##正##4月7日至9日,第六届"亚欧不同信仰间对话"会议在西班牙召开,来自亚欧会议28个成员国的外交使节、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宗教界代表约120人出席了开幕式。会议由中国、新加坡、菲律宾、印尼、丹麦、芬兰和意大利等15个国家共同倡议发起,西班牙和巴基斯坦为  相似文献   
3.
"信仰"(īmān)是伊斯兰教义学的核心概念。历史上,穆斯林曾围绕信仰问题展开热烈讨论,例如,何为"信仰",何为"不信",信仰的要素,信仰的品级,信仰与行为的关系,谁是"卡菲尔"等等。其间,各种观点学说既相互交锋、碰撞,也彼此妥协、融会,最终形成较为稳定的主流立场。近年,ISIS借其特定版本的"台克非尔"大行不义,在吸引眼球的同时也造成重大误读,对我国亦有一定不良影响。鉴此,综合考察各种观点学说,客观了解伊斯兰教"信仰"概念,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伊斯兰教逊尼派有两大思辨教义学派:艾什尔里学派、马图里迪学派。马图里迪学派起源于中亚撒马尔罕,历史上随突厥人的西迁而逐渐传至伊拉克、安纳托利亚、叙利亚、埃及等地。奥斯曼帝国(1299—1922)时代,这一学派享有重要地位。时至今日,该派在土耳其、埃及、叙利亚、伊朗、伊拉克、中亚、南亚、东亚、东南亚等地依然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追溯、剖析我国伊斯兰教宗教教育之历史与现状、贡献与问题后,对当代我国伊斯兰经学教育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如下思考:一是要继承优良传统,坚持中国化发展方向;二是要紧跟时代潮流,坚持现代化发展方向;三是要防止僵化极端,坚持理性化发展方向;四是要确立系统思路,坚持规范化发展方向;五是要在政府管理帮助下,发挥各方面的力量,推进我国伊斯兰教育三个方面的系统化和规范化管理,开创健康稳定发展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欧洲穆斯林移民问题日益突出。"伊斯兰威胁论"、"文明冲突论"、"伊斯兰恐惧症"等甚嚣尘上;法国头巾法案、伦敦地铁爆炸、瑞士宣礼塔事件、挪威恐怖袭击案等此起彼伏,引起全世界关注。研究欧洲穆斯林问题,对我做好宗教工作、维护社会稳定和谐、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外交大局有重要意义。一、欧洲穆斯林的历史与来源早在8世纪,欧洲已有穆斯林的身影和足迹。公元711-1492年间的伊比利亚半岛、10-11世纪的西西里岛、13-17世纪的东南欧,统治者是穆斯林。  相似文献   
7.
“圣品”是伊斯兰宗教—哲学思想领域的重大论题,对我们了解伊斯兰教的核心教义与思想理论,理解亚伯拉罕传统中的先知型宗教,知晓希腊哲学同伊斯兰思想的历史际遇,以及推动宗教对话和文明交往等,都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鉴此,本文分析圣品的概念、重要性,探讨伊斯兰背景下的圣品议题,重点阐述伊斯兰圣品的理论构建过程,主线为哲学家的理性主义诠释和教义学家、苏菲的批判发扬。  相似文献   
8.
阿曼是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伙伴,研究其主流意识形态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阿曼的主体居民为穆斯林,但大多不属于逊尼派或什叶派,而是易巴德派。本文在简要梳理易巴德派历史以及对其宗教思想有深远影响的早期学者与后期信纲之基础上,以比较研究的视角,依据该派本身的资料并广泛参考前沿成果,从三个方面对易巴德派的宗教思想进行了准确呈现与分析,以期为加强文明交流互鉴、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有价值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